似曾相识燕归来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 宋·晏殊《浣溪沙》


最近新播的电视剧《清平乐》,让我这个不追剧的人也有了追剧的热情,不是因为剧中的美女帅哥,也不是因为出演者是明星大腕,仅仅是因为剧中所展现的,是我喜欢向往的宋代。

剧中出现的那一个个人物,名字是多么的熟悉,我与他们在字纸里已经相逢过无数次,那些初见的惊喜,无奈的分离,与他们共同经历过这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一同悲秋伤春,也一同把酒言欢,曾一起赏过春花秋月,也曾一起经历雨雪风霜,一起笑过,一起哭过,虽未谋面,却已诉尽心声。每一个人物的出场,都感觉是“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婉约词派。5岁就能创作,实乃神童一枚。14岁就和来自各地的数千名考生一起参加殿试,毫不胆摄,用笔如神,得真宗嘉赏,做太子之师。一生平步青云,岁偶有小波折,但都有惊无险,身居高位。为什么会写下这样一首伤春的词呢?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么?我猜,不是为了迎合,大概是看透了人生的起落得失之后的一点感慨罢了。

人生一世,纵使如春般繁华似锦,然而春光几何?哪有不走的春天,哪有不至的严寒,哪有长久的相聚,哪有不散之筵席。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蝶恋花》

明月不谙离恨苦,明月真的不暗离恨么?也许正是因为太理解了,才有了月缺月圆,以此来警醒世人,聚散离合乃是常事,聚之珍惜,分之泰然。月亮被古人寄托了太多的情感,但是它始终遵循自己的轨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晏殊难道不知道月亮的清孤么?就是因为太知道了,想来,他自己也觉得自己心如明月,姣姣而清绝,始终遵循自己的处事之道。然而明月又是孤独的,自己手握重权,越是居高位,越是没朋友呀,只能独上高楼,天涯望断,然而花自飘零水自流,做为人类,常常自做多情的将情感寄予世间之物,然万物不言,懂得了一株花草的语言,也就懂得了自己的内心。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消魂,酒筵歌席莫辞频。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浣溪沙》

一向年光有限身,所以人人都想做神仙,得长生不老之道,然而愿望是美好的,现实又是残酷的,任你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任你是皇亲贵胄,还是贩夫走卒,年光有限,到头来都逃不过一缕青烟,一捧黄土真凄惨。曾经的高朋满座,曾经的笙歌燕舞,都会如一场春梦了无痕。晏殊正是看透了这些,那些鲜衣怒马的生活,远不及一碗白粥更养胃暖身,那些累及身心的筹谋算计,远不及山花朗月的闲适来的自在,如此,还争什么浮名,不如把眼前的日子过好,毕竟,眼前能握住的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宰辅晏殊,也是食人间五谷杂粮的凡人罢了。

电视剧还在继续,我也常常想,若是回到宋朝,亲眼看一回宋人斗茶,亲耳听一曲名伶弹唱,亲手抚一下汝窑瓷器,耳边别一束宋朝的花,走在那个叫宋朝的远方古道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