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指一算来公司已经一年了,回顾一年似乎做了很多,又似乎什么也没有做。做了很多因为一直在忙着做这个功能那个功能,总共做了4款产品,然并卵的是没有一款产品被推向市场,都在内部被消化了。今天开始818这一年的坑。
加入这家公司接受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对现有软件产品进行优化,这个产品的背景是,公司针对门店进行二次开发了一套汽修管理软件,公司通过收购方式将7家门店纳入麾下,并对7家门店进行了信息化建设,另外以加盟方式铺设了几十家门店。所有门店都在使用这套系统进行日常的管理。但是问题了来了,门店规模不同对软件的要求也不同,怎么样才能满足各个方面的要求呢?
问题1产品定位不清晰
因为之前工作的关系,对于软件这个行业还是有些了解,cs端软件做的都是大而全的功能,以酒店行业为例,很多酒店管理软件以推出大而全的功能来满足市场各个酒店的需求。然而问题出来了,对于小酒店80%的功能是无用的,而对于一些中型酒店很多功能又需要定制,所以衍生出来对酒店行业的分级处理,1大中型酒店定制化2中型酒店使用大众化软件3小型酒店以云pms来满足。
在汽修行业同样存在这样的三六九等,而公司选择的是2家比较大型的门店作为产品使用对象来进行定位产品,产品需求的出发点都是大型的汽修店为对象。在产品规划之初没有对行业进行调研和深度挖掘,所以导致产品在后期满足需求的时候需要权衡各方利益。
问题2产品使用人群差异大
产品使用人群,横向有集团的大型门店,中型门店,小型门店,纵向涉及到管理部门,销售部门,仓库,机修等多个部门。每个部门的需求点不同。从软件角度来看,产品已经是定制化的软件了。这一套复制出去难度系数很大。而又没有对产品进行版本区分,一个很简单的栗子,在开单过程中,集团门店需要标准化管理,一切走流程,而小店需要简单快捷。反映在产品上面就是矛盾,只能通过权限来控制。产品这样累积起来就变成了一个连体婴儿了,产品越来越复杂,前台需要培训一段时间才能知道怎么使用。
问题3产品规划不明确
前期产品没有做规划,后期产品为了功能而做功能,产品经理没有拒绝的权力。高层暂时需要什么功能,产品哈拉哈拉的把流程和规划作出来。产品的功能源自公司在战术层面的布局,如果产品商品化,体验度不高,商业化水平低。
问题4小步迭代 留坑太多
因为以上种种,每次功能要求时间点比较仓促,以小步迭代思维做为指导,但是开发一个粗放的功能,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满足一时需求后,下个功能点可能与这个完全没有关系,时间一长,形成了破窗效应,系统稳定性越来越差。
破冰
第一 我们的用户是谁?
需要建立用户模型,对门店大小,门店人员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调研,不能凭借主观和单个门店的需求出发,这样产品才能满足行业群体的要求。
第二 产品稳定性怎么保障?
这个问题可能和开发人员能力有关,但是作为产品经理需要对产品所存在的风险进行把控,对于敏捷开发过程中留下的坑,不能因为上线后就不理睬了,一个坑留下了,可能给相关功能也留下坑了。对于留下的问题必须记录,本期开发完成后,马上进行解决。
第三 产品体验怎么优化?
软件产品的优化,需要从几个方面来考虑,高频功能需要在显眼的位置?打开是否超出预期?产品是否有连贯性?产品布局是否合理?产品标示是否明显?文字是否有歧义?是否一步操作一个功能?界面是否美观?响应速度是否迅速?
时光倒流(马后炮)
定位:对产品进行三个版本的规划专业版,大众版,定制版,定制版满足集团内部大型门店使用。专业版,针对有一定规模熟悉汽修软件的店面使用。大众版,满足小型汽修门店的管理需求,以免费或者很低年费方式推广。
产品规划:通过用户调研做定量和定性分析,对三个版本做是市场调研。通过KANO模型制定需求点的优先级,并按照优先级设计产品
项目管理: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产品规划,保障产品稳定性是前提,产品的易用为根本。
推广方式:直销形式寻找加盟店和经销商,网络运营推广大众版,经销商和代理模式发展专业版
产品链布局:软件产品只是一个方面,通过软件来撬动整个汽车后市场,逐步建立汽车后市场的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