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的来源
在一个计划排期为90天的项目中要如何安排时间呢?简单的计划就是:每天前进一点点,到最后第80几天的时候完成,留几天修改。可是真实的情况是,执行过程中觉得反正还有时间,先多计划一下,磨刀不误砍柴工,后面会做得很快的:于是前面的20多天策划人员都在做计划,做设计,其余的工作人员都很闲,一直待命,在第30或者第40天的时候真正开始执行,做着做着发现出现了诡异的错误,然后延误进度,后面发现情况不妙,好像做不完了,随之而来的就是无止境的加班!加班!加班!最后在死线的之前勉强交一个很多细节没有打磨的毛坯产品出来,在向老板报告的时候被挑错。
这是很多项目的现状,我也见过比较牛的带队leader,能够做到按部就班不紧不慢的完成任务,后面还有几天可以查缺补漏,只是很少罢了,能够常年维持这种表现的,都是高手。这不仅要能够合理的预期团队的能力,也要能够控制好出错的概率,而且即使出错了,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补救。
缺乏自我认知的新手通常都会高估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可以长期处于一个稳定高效的状态。而现实情况是,每个人都会有高潮和低谷,不太可能时时刻刻都处于心流。所以当现实中的表现不符合我们的预期的时候,我们就会有压力,这个压力过大的时候,产生的焦虑情绪不但不会让我们更高效,反而让人更容易犯错,于是犯错更加让人焦虑,加剧的焦虑带我们进入了恶性循环,每天都在高度压力之中,却看不到太好的成效。
还有一些企业的领导乐于给团队成员打鸡血,比较极端的是那种“执行力培训”,“感恩培训”等等,这种培训的特点就是立竿见影,在培训结束的时候整个团队超乎寻常的团结且有效率,可是在几天之后,这种高昂的情绪总会消退,一起消退的,还有团队的战斗力。
个人也一样,相对于团队的培训,个人打鸡血的方式,就是去读一些让人很有动力的文章,报名一些让人快速改变,自我升级的课程,在缴纳了报名费那一刻,觉得未来一片光明,我将重生。可是一段时间过去之后,我还是那个我,该看剧看剧,该吃肉吃肉。
不管是焦虑也好,鸡血也罢,都仅仅是工作上的情绪,并没有真正的提高我们工作的效率。
“保持高效”是一种能力
无论是一个团队还是个人,都想要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率的取得成果。然而,“保持高效”是一种能力,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练习和总结才能够习得的。在发挥某种技能的时候,一个人最佳的状态不会是极端的兴奋,也不会是高度的紧张,因为这样的非常规状态注定是不会持久的。一个人在使用某种熟练技能处理一件的事情时,比如开车,他真正的状态是:泰然自若、按部就班,换言之:情绪稳定。
“保持高效”意味着能够长时间的、稳定的有工作产出,比如不需要“等待灵感”,就能够做到每天更新一篇文章,或者能够准确的预估自己的工作效率,进而避免不必要的加班,或者能够每天抽出半个小时的时间、两年习得一门外语,能够做到这些的人们,他们不仅仅高效,更重要的是,他们还能够做到“长期”,和“稳定”。只有长期稳定的表现才是可以信赖的,才能够在商业社会中被托付信任,被认可,这是专业性的一个重要表现。
之所以说这是一种技能,是因为它跟我们后天习得的所有技能一样,需要指导、需要实践、需要练习,并且越多的练习就会掌握得越熟练,还有重要的一点是,技能一旦掌握了,就很难忘掉,它会持续的在你需要的时候发挥作用。所以有时候我们会奇怪,为什么有的人能够同时管理企业还写书,或者同时在做几个项目,还能抽时间陪家人,因为他们有能力做到长期稳定的高效产出。
如何获得这样的能力,如何练习呢?其实这种能力可以分解成两个常见的技能:项目管理和个人时间管理。听起来熟悉多了是么?
为什么你的时间管理总是失败
传统的时间管理书籍,更多的是强调如何去规划日程、设定任务优先级、提高工作效率等等,说的都是个人层面的问题,和他人配合的方面,无非就是“甩掉你身上的猴子”等等,通常比较少。项目管理方面呢,看起来跟时间管理有点像,讲的都是规划日程和任务优先级,可是实际工作中项目管理管理的不仅仅是项目经理自己的时间,还包括整个团队的时间和一系列相关的资源。而人,是社会的人,我们大多数的人都是要跟人配合来完成工作的,你的大部分活动时间,每天八小时都是奉献给工作的,如果在工作中,你的时间没有办法自己有效的支配,那还谈什么时间管理呢?尤其是遇到一个不太优秀的项目经理的时候。比如你计划好了你今天的优先级是A>B>C,而且也安排好了时间去做,可是在工作中,你的项目经理突然间跟你说,哥们,有几个事需要做下调整,C 必须今天做完,你基本上只能服从,这种情况,本质上,你的时间根本就不归你管理,因为你的时间管理系统和你们团队的项目管理系统是不兼容的。
应对的方法就是构建自己的项目管理系统,并想尽一切办法对任务的工作量做合理的预期。一方面,尽量对于目前正在执行的任务有整体的了解,对自己即将面临的工作量做一个评估,注意不要高估自己,接着,把工作时间压缩到三分之二,尽量只用三分之二的时间完成工作,给自己留有足够的缓冲区,另一方面,降低对于项目结果的预期,不要期望完美的作品,先用尽量短的时间做出一个东西,后面的优化就会好做很多。大部分人在工作中还是有一定自主发挥的空间的,如何有效的利用自己的所能够控制的自由空间,是非常重要的。不要等待着你的项目经理来安排你的时间,做自己的项目经理,主动规划自己的任务,给自己列排期,做 review,并尽量超前完成,如果可能的话,超额完成,这一定会慢慢给你带来超越预期的收获,逐渐的,也就能够赢回更多自己的时间管控权。
这样做的好处是,因为对于成果的要求有所降低,会降低一些起步的压力,同时因为缩短了工作时间,让自己更快速的启动,更快速的完成,为后面发生的计划外任务留有足够的空间,这样在那些“加班”任务真的来临的时候,至少在情绪和工作量上,我们都已经有所准备,就更容易更快的完成。
然后,想办法把个人的情绪管理和项目管理相结合。通过实践,找到自己进入工作状态最有效的办法。光读书是没用的,必须实践。把市面上所有的”治疗拖延症“”提高执行力“”找到动力“的方法全都试一遍,记录下来对于现在的你来说,哪一种无效,哪一种有效,有效的保留,执行就好了。
最后,当然就是不停的练习和优化了。在这个过程中,你会逐渐构建一套自己的个人管理系统,根据不同的场景,环境,任务,作出相应的调整,让自己对自己越来越了解,也慢慢的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评估,甚至能够从一个新的维度,看到自己的效率真的在一点点的提升,而且是持续、稳定的提升,恭喜你,走上了高效之路。
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