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时代变化越来越快,人们或多或少地生活在焦虑之中,渴望快速成长。出现了一大批“知识海绵们”,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渴望成长。不断在网上寻求与吸收各种免费的,付费的知识。有需求就有市场,这也催生了近几年来知识付费的热潮,在过去的一年多的时间里你想必也报了不少的网络课程,什么时间管理,知识管理,演讲班,写作班等等不一而足。
然而,你可能发现了这么一个问题:钱没少花,也踏踏实实地投入精力去学习了。但是,生活还是依旧是老样子。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你需要明白知识和能力这两个概念的不同。
知识,顾名思义,就是对我们有用的信息,它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快速获得。比如说,对于时间管理来说,你只要花十分钟时间就可以了解什么是番茄工作法,也就是说你掌握了这个知识。当然,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可以让人获得短暂的满足感。
而能力,就是需要在了解对应知识的情况下加上长时间的刻意训练而获得的,即能力=知识+刻意练习。能力符合这样的特征:无法轻易获取,对于每个人,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去精力去打磨。例如写作是一种能力,但是不是了解一堆写作方面的知识就能获得迅速提高的,还需要不断地写,不断地修改,才能慢慢提高。
知识和能力的区别也很简单,小学时候,我们的初中数学课本里,关键的公式定理只有那么几个。优等生和中等生的的差距并不在是否知道定理上。真正的差距在于优等生总能通过大量练习和科学总结熟练地运用定理。比如,每个人都知道解几何题需要借助辅助线,而在实际中解题的难点是能否巧妙地根据具体情况做出辅助线从而帮助解题。前者就是知识,后者才是能力,需要做大量的习题获得。
小说家金庸先生则深谙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在《天龙八部》中,他塑造的一个人物------王语嫣。熟读各派武学秘笈,能看出各家武功招式,是一位武学理论家,每每在慕容复与人过招的时候,在旁边可以大加点评,但是,尽管熟读天下武功招式,在那个武功至上的年代,由于没有足够的练习,她只能被归类为没有武力值。
有趣的是,金庸在《天龙八部》里还塑造了另一个知识渊博,但能力平庸的典型人物------薛神医。他医术高明,但是在武学方面,常常通过为人治病与对方的武功交换,东学一招,西学一招,长此以往,总觉得天下武功十之八九在其胸中。但是,尽管学了很多成名绝技,但没有刻苦的练习,一旦临阵对敌,他的武功只是平平而已。
古今对于知识与能力的重视程度也是不同的。
在古代,单单掌握足够的知识,就很可能让一个人获得足够的社会地位。科举考试,更多的考的是“引经据典”的能力,也就是背的知识越多,在考试的时候能够发挥的越多。就连《唐诗三百首》的序里也这么写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的流传程度之广,也侧面反映了古代对知识的重视程度。
把年代拉近一些,就算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下海”大潮中,很多商人也是靠着商业信息不均衡来牟取暴利。这本质上也是一种知识。
但进入现代,单有知识是不够的,能力开始成为衡量一个人的价值重要凭证。企业招聘也越来越看重你能够做什么,而不是学了什么。
这个现象可以在经济学中得到解释。在经济学中,有个概念叫做“均衡”。黄金之所以珍贵,并不在与它本身的价值(事实上,我觉得黄金除了导电性能优于其他金属外,并没有什么更独特的价值),而在于它的稀少。供应量少了,价格自然就上去了。同样,古代获取知识的渠道有限,甚至更多的时候读书只是“有钱人的游戏”。所以掌握更多知识的人理所当然地更受社会欢迎。
而现在社会,知识获取渠道越来越丰富,你可以轻易从网上获取做一道菜的知识。如果你想学习音乐,好的,网上的乐理知识应有尽有;如果你想学习吉他,没问题,网上的免费教程一抓一大把。所以知识也变得越来越“廉价”。随之而来的,能力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训练而获得,任何人没有办法避免,所以能力变成一种稀缺的资源。
回头看看网上大量的付费知识,他们本质上都是知识。有很多甚至是他们在多年刻意练习中总结的捷径。但是,正如别人告诉你一条从北京到天津的高速公路,你可能会节约10到20分钟,但不可能瞬移过去,自己不亲自驾车去走,也仅仅是知道这条捷径而已,实际上,自己仍然只会在原地踏步。
能力也是一样,听了那么多时间管理课,如果没有长时间的实践进行内化;上完了写作课,如果没有就此输出一两篇文章来巩固知识,那么说明你只是在浪费你的时间和金钱。没有通过刻意练习逐渐转换成能力的知识,也仅仅是一堆一文不值的信息而已。
所以说,明白了知识和能力的关系后,你就会知道现在最稀缺的能力,并不可能速成,成长最正确的姿态是放弃速成心态,踏踏实实,以慢为快,总有一天,你会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喜欢就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