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关于“诚信”的例子,父母对孩子如果不讲诚信,就是对孩子的不重视,这样必定会伤了孩子的心。只有让孩子感受到对他们的重视,才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所以,父母应该重视孩子、关爱孩子,不能像故事中的小涛爸爸那样,本来许诺等孩子考了班里的前五名就带孩子去游玩的,结果却是随便说说而已,孩子当真了,爸爸却没有当回事儿。甚至在孩子达到要求提出来要去游玩时,这位父亲也不予以足够的重视,而是又找借口拒绝兑现诺言,这显然是不把孩子当回事儿,甚至可以说是对孩子的不尊重。这样做,不仅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严重的伤害,而且还容易让孩子产生不良的行为。
尊重孩子,不仅要做到及时兑现自己的诺言,还包括其他很多方面,比如:父母和孩子说话的时候,不要用命令的口气,而应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沟通;遇到事情的时候,会征求孩子的意见,不独断专行;要处理孩子的物品的时候,会提前得到孩子的允许;不偷听、跟踪、打探孩子的隐私与秘密;对孩子的兴趣爱好加以引导,而不是强求……
父母这些尊重孩子的行为,不仅会使孩子感到心情愉悦,给孩子的童年留下美好的回忆,而且,还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深沉的爱,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关系。这种行为,不仅会帮助孩子增加自信心,勇敢面对将来出现的任何事情,而且,还有利于孩子自尊心的形成。
小涛的爸爸,本来给了孩子承诺,可是却没有兑现承诺,就会直接导致孩子不再相信父母,这不仅会对父母以后教育孩子的效果产生影响,还可能使孩子产生一些不良的品格与行为,对孩子将来的发展都是没有好处的。
每个父母都盼望孩子健康成长,希望孩子将来能够事业有成、前途光明。其实,孩子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才,很大一部分是由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所决定的。因此,父母就要用有益于孩子身心发展的教育方式去精心培养孩子,而尊重孩子、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受到重视,正是良好教育的前提与基础。
孩子与父母在年龄和辈份上存在差别,但是在人格上却没有不同。没有哪一个孩子不希望得到父母的尊重,没有哪一个孩子不愿意得到父母的重视。因此,父母不仅要有尊重、重视孩子的心理,还要做出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