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寒假,妈妈让我背《论语》,里面有一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意思是只有女子和小人最难相处,太亲近了他们会无礼,太疏远了又会心生怨恨。这一页文字旁边还画了一个看起来放荡、不守妇道的妇女,穿金戴银、花红柳绿,还得意洋洋,在向一个男子抛媚眼,道尽了对女子的讽刺和贬低。
也许,我不过是茫茫几十万万人中微乎其微的一个。也许,我这篇文章被认为是一派胡言,根本没资格表达对孔子这个至圣先师的看法。但我还是不赞同这句话。也是,古代女子往往总受人们的轻视,不让女子做官、读书,只认定“女子无才便是德”罢了。孔子是圣人,您不有时间批判女子吗,怎么没空看看有哪些贞节烈女、巾帼英雄?其实“青楼里也有耀眼的明珠”呢!
其实,女子才是最可敬的啊!是她们用自己的身体和心血创造了一个个新的生命,有了女子,这些生命才能来到世上,逐渐修炼、培养,成为像尧舜禹、姬昌、庄子、老子、李世民这些贤人君主,或是像关羽、岳武穆、薛仁贵、赵云这些名震天下的元帅将军。可有谁考虑过,这一切的一切,最初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都是由女子倾尽自己的力气,含辛茹苦地生下、哺育、抚养、照料多年累积而成。人类初始都来源于女子,请假想一下,如果世间男子全部拥有着全宇宙第一的超能力,而没有伟大的女子,肯定会一筹莫展,一个接一个地死去,因没有了繁衍能力的人们灭亡,哪还会有什么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的未来之说!当那些富贵男子自吹自擂、自视清高的时候,他们有想到吗?若没有女子,他们所有的富贵权势仕途,皆是飘渺空幻的,恐怕连吃奶也不会,婴儿也可以当“小”老师呢!所谓的君子,不过什么忠孝仁义礼智信,四书五经,一套一套骇世惊俗的哲学道理,在千万篇哲学圣卷中,把男性的光辉事迹吹捧得天下无敌似的,为他们立雕像,奉为“神”、“帝”、“圣”。
在漫漫长篇中,人们忽视的,往往是一些“万个男人不及一”的伟大女子:李师师,虽娼妓出身,但心地善良、慷慨仗义,一代侠女,在自己王朝遇到危难时铤而走险,捐出了自己所有的钱财,最后,一代佳人寂寞孤独地死在江湖;李清照,虽为女子,但才情过人,刚直正义,在历史上留下了万古不朽的名篇;上官婉儿,自小获罪没籍,但她才华横溢,有着在逆境中不放弃、不屈服的奋发向上精神,冲破了历史纪录,成了垂帘听政的唐朝第一女相,居功至伟,从一介宫婢,一步步走向了人生巅峰,尽管她后来被李隆基以谋反罪名午门斩首,可她的人生灵魂《上官婉儿赋》却永世长存;武则天、窦漪房两个女子,一个是先帝的遗孀、一个是卑微的民女步步为营,成了那个王朝永不磨灭的光辉史,因为她们不甘让自己的才华葬送在尼姑庵与织室,不愿让一生就此没落;戚蓉儿,虽生于乡下,但她惊人的胆识与智慧救了刘邦,成了汉朝功臣;戚贵妃,她的身体被吕后惨无人道地毁去,她的精神,受到后人敬仰。
女性,是万物之母,是多少人发迹的源泉,当我们写到女子时,应怀着深深的敬意。女子,就像一块绝世的美玉,晶莹剔透,幽微灵秀,纯净高雅,光彩照人,而有些放荡的女子,也许就是那微微一点的瑕疵,我们怎能因为那对女子的偏见,就片面地抓住那一点瑕疵不放,而忽视美玉的灵秀呢?就连历史上名声赫赫的孔子,也在藐视和讽刺女子,还“奉劝”女子:女子无才便是德,要安分守己。如果真按照这种说法,那么为什么女帅梁红玉、才女李清照、歌魁李师师、女相上官婉儿能名垂青史?既然那么多诗书写了出来,就应该允许天下人共读,开了那么多学堂,男女都应该有受教育权利,难道只因为女子比男人柔弱、男子比女子会带兵打仗,就忽视、仇视女子,就连圣人也不能宽容、理解、赞颂甚至接纳女子,女子很邪恶吗?
其实有时候,不一定所有写出来的全部是至高无上的真理,也许,我们应该好好想想……
写于2014年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