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我儿子班级群里面,出现一副图片,两条消息,是他们语文老师发的:
“该同学”就是我儿子!
的确,我儿子错了,他没有准备好文具,的确该批评!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那整理文具当然也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份内的事情没做好,就该受到批评!
但,这是他的错,家长没错吧!难道家长就应该每天跟在孩子屁股后面叮嘱:铅笔刨没刨好?橡皮还完整吗?今天的书带全了吗?……
如果哪天我没提醒他,他依然还会忘记,还是会犯错误!
我很难理解,为什么现在的小学教育,会把这么多的责任压在家长身上?难道就是为了教育出小学阶段的乖乖孩?这种在家有家长,校有老师,一天二十四小时监控下的“乖”好吗?
不好!肯定不好!
“长大”本身就是一个过程,一个自我、自我修正的过程,只有不断发现问题,才能修正问题,才能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一味帮孩子掩盖问题,提前消灭问题,那孩子永远不知道问题的存在,那么,有一天,一个小小的问题,在他面前,也会成为大问题。
“成长”,就是从孩提的小世界,走向大世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年龄逐渐增长、接触世界的范围逐渐广阔,遇到的问题也会由小变大、由简单逐渐复杂,这就势必要求孩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相应的提高。试想:小时候,小的问题都被家长提前预防了,孩子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怎么可能逐渐锻炼出来?怎么可能独立地去应付必须面对的逐渐复杂的世界?我想,这也是青春期逆反、成年恐惧等一系列问题出现的原因吧。
所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尽量的放手,让孩子独立去面对每一个年龄段出现的相应“级别”的问题,自我思考与自我寻找相应“级别”的解决办法,完成本应属于孩子们自己的成长体验与能力历练。
05 bf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