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舒把米娅的《晨似明溪白苏若璃》这本书寄给我的时候,已经是两三个月之前的事情,那时候的我还在为乐读供稿,萍萍也没有辞职,羊儿也还在做苦B销售,没想到,就两三个月的时间,发生了好多好多的事情,果然人生在世,每天都是一千零一夜。
说实话,这本书拿到手,拖了好几天才看完。按照我的看书速度,实在不该,所以也就侧面反映,这本书不是我喜欢的型。于是才一直带着能拖则拖的心理在完成任务。
这本书讲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一言以敝之,就是:
两个女孩子,在异国他乡,各自的爱情遭遇以及彼此友情所遇到的各种考验。所幸,最后都找到了各自的真爱,并且和好如初。唯一的惊喜,大概是她们的爱情考验不是因为爱上了同一个男人,譬如七月与安生,蒋南孙与朱锁锁都爱上的那个渣男专业户“家明”。
闺蜜嘛,就是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却总能把冬天变成春天的存在。
在这个故事里,白溪是夏天,绚烂热烈,而苏璃是秋天,安谧静美。也许是性格互补,也许是命中注定,这两个本该格格不入的女孩儿,却在异域,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女人嘛,要成为朋友是很简单的事情:第一,喜欢同样的化妆品,第二,痴迷于同一个品牌的衣服,第三,讨厌同一个女人。只要三者有一,女人间的友谊就算基本建立,而要女人撕B,那也是分分钟的事情,只要她们爱上同一个男人,那么,深情厚谊就全tm见鬼去吧!
当然,三角恋的戏码,已经成为最庸俗的桥段,友情和爱情的非此即彼也终于不用放到男女主角间进行艰难的拉锯战,你要她还是爱我的场景,没有在米娅的笔下铺展开来,这是我坚持看完整个故事的原因,也是整个故事没有落入俗套的一个亮点。
而相对的,为了不落窠臼,故意采取的刻意创新,便显得有些一言难尽。整部小说采用的叙事方式并非是线性的,换言之,时间顺序有些紊乱,而空间转换又过于频繁,所以如果换成电影来表达的话,整个故事会显得更加明朗简约,并且干脆易懂。但因为是文字,所以整体效果难以出彩。
先是人设问题,两个女主角:白溪是一个奔放外向的女子,情绪外露,一般不记仇,因为有仇基本上都是当场就报了。而苏璃不同,她内敛含蓄,虽然表面上云淡风轻,实则内心戏超级多。因为两人的典型个性鲜明,所以形象有些刻板。
至于戏份比较多的四个男生和一个女配,关系复杂,感情线索也是盘根错节。譬如:并列男一号的为两个女主角各自的男友,要么优柔寡断,要么情史漫长,别说当事人了,作为读者看着都挺心烦的。
作者或许在模范加西亚•马尔克斯写《霍乱时期的爱情》时,那种包揽各种情感的故事架构,但是可惜,功底一般,没能产生惊艳感,反倒有一种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尴尬。
初恋旧情复燃,被小三,自作多情,跨国恋的矛盾和难堪,努力做到面面俱到,反而就会陷入一种大而空的境地。米娅的优势在于语言驾驭能力,但是劣势也在于此,过分雕琢句子,便忽略了最重要的感情和故事。
但作为消闲读物,这本书还是及格的。
最后便分享几个棒呆的句子:
第一个:
旧伤总会在猝不及防之时复发,而良药,却是千里难寻。
第二个:
生活有时候真的很简单,就看你甘心做一个海纳百川的肉夹馍,还是想要做一个没事都要找点儿拧巴的天津大麻花。
第三个:
生活中有那么多需要担心的事情,我唯一希望的便是那些担心,再也没有一样是关于你。
第四个:
就是这样一个让人心疼的姑娘,走在路上像个无坚不摧的变形金刚,背上却用红色马克笔大大标注着:此物,易碎品。
第五个:
感情世界与物质世界的共同之处就在于:永远没有白吃的午餐,永远没有唾手可得的好恋人。
这些句子,是不是就像情人一样,点亮了你的眼睛?
讲真,让我坚持看完整本书的动力,正是这些漂亮的句子。以及整部小说中,我最认同的一个道理:
如若祸不单行,那定是连锁反应外加不良心理作祟。如若好事成双,那可能是老天开眼以及自我行为暗示没有偏离方向。如若喜忧参半,那就是时间轴与空间轴碰撞重合产生的正常现象。
祝好,我是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