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这几天又开始读《文化苦旅》了,为的是寻找当初那份醇厚的滋养。也想重新走一遍这曾经参与了我精神构建的旅途。
捧起《文化苦旅》,我第一个想到的不是余秋雨先生,而是我的一个同学,一个美丽的女孩子。
第一次读《文化苦旅》还是读高中时,书是借来读的。
借给我书的人是我的后桌儿,一个纯正的本地人,却有着一张异域风情的眉眼的美丽女孩子。不仅外貌,她的嗓音也很不本地。在我听来,她唱的《Yesterday Once More》和原唱一模一样。
我之所以用美丽,而不是用漂亮来形容她,是因为我认为美丽指的是内外兼修的美,她的美就不仅在外表,更在于她的内涵。
她的美单从她读的书就可见一斑。中外名著都是她的读物,她也爱散文,她爱读《文化苦旅》。就在一个课间,我不经意地发现,她正在读这本书。
当时,我是住宿生,经济紧张,一点钱仅仅够生活费,还经常生病,要打点滴,所以并没有额外的钱去买书。
我犹豫再三,向她开了口,问她能不能读完后借给我读,她很爽快地答应了我。这其实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她平时就是一个爽快大方的人。我之所以犹豫,只不过是出于那不值钱的自尊罢了。
至此,我依然很感激她,因为她借给我的书。我不仅在作文里常常会用到余秋雨先生的笔墨和典例,更从那时起,在我的精神境界里开始孕育着富饶的土地。
在书里,我随着余秋雨先生的脚步看到了更广袤的物质的,文化的,精神的世界,不再拘泥于眼前的小天地,不再纠缠于经历过苦痛而形成的狭隘的小心思。
在书中,我了解到了上海文明里的上海人,上海人的精明和他们精明背后的逻辑。一句“关侬啥事体?”充分体现了他们的自主意识和边界意识,他们要求别人尊重自己的一切,也不去指摘他人的一切。
书中单独写人的不多,写的更多的是有着人文历史的山水和作者的感悟。而他的感悟仿佛就像一盏神灯,让我既能看清他笔下的山水,又能透过山水看到那里的历史文化和文人风骨。
这本书中最能引起我共鸣感的是《藏书忧》中写的关于被别人借书的事。
我的书并不多,只有两个小书柜,上高中时我的书更少,只寥寥几本。
余秋雨先生的藏书之多非我能比拟,他尚且
担忧也隐隐在心头升起,怕终于听到那句耳熟的话。那句话还是来了:“这几本我借去了!”
我的书少,且买之不易,我更觉珍惜。平时同学借了,我是不担忧的,因为在青少年心中,讲信誉是极其重要的做人准则。我也会向别人借的,比如《文化苦旅》我就是借来读的。
我最怕的就是我在学校寄宿上学时,而我的书放在家里,且又被村人借去。为什么怕呢,主要是怕他们把书借了去,还回时,书已经接近粉身碎骨了。所以,叮嘱家人不要把我的书向外借。
可是,偏偏是怕什么来什么,且比我怕的更惨。因为有一本被借走的书不是“粉身碎骨”,而是尸骨无存了。
一次寒假回家,发现我放在家里的几本名著已经破碎不堪,更可气的是还少了一本《聊斋志异》。
我急忙问家人书的去向,家人说了那借书的人。论亲戚,借书人还是我的长辈,我要叫他一声叔。那个人,在我们那个小地方颇算得上是文化人了,还有一些艺术天分,爱画花草和蝴蝶。在孩童时的我的心里,对他是有着颇高的敬仰的。
可是,在我上门索书时,他那高雅的形象一下就跌到了地底。他说,书又被别人借走了。我问是谁,他却说忘记了。我心里明白,他就是不想还给我,他就是书籍的强盗。
一个村子就那么一些人,能够识字读书的更是寥寥无几,更何况我那本书还是文言版本的,又有几个人能看懂呢。
这本书我已经读完了,有喜欢的篇章也已经读了几遍。可是,我还是打心底里怨恨上了那个人,自此,再碰面,我不再喊他叔,能避过就避过。
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有人说,身外之物,何必顶真?但这些书曾经参加了我的精神构建,失落了它们,我精神领域的一些角落就推动了参证。既有约约绰绰的印象,又空虚飘浮得无可凭依,让人好不烦闷。不是个中人很难知道:失书和丢钱完全是两回事。”
是呀,我们读书的时候,往往会被书中的某个情节、某个角色或是某一句话深深地打动,并将之印在心底,内化于心,成为了我们思想的一部分。
所以,我对借书不还的人深恶痛绝。我也没有余秋雨先生的胸怀,可以在别人把借自己的书当成他的书的时候,还能一笑了之,不耽误继续情谊。
读书,对思想的启蒙非常重要。尤其是在一个人对周遭的世界有感觉,却没有参悟的懵懵懂懂的时候。有思想有内涵又有格局的书对于这样的人来说,就是醍醐灌顶的作用啊。
比如我,就是在那样的情境下,先是读了刘墉先生的《萤窗小语》,那些文字就像一个个励志又活泼的同伴,让人向前行走却又不觉得孤独。
之后有幸又读了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而这些文字就像是一个走过千年万年的智者,引领着我徜徉在那亘古永存的,却又在时时流动的,文化的精神的长河里。被清洗、被浸润、被滋养,成为了我精神世界的一部分,更多地参与了我的精神构建。
这些思想在我的心里渗透,滋养我的心田,这些于单一苍白的,又近乎原始的我的心田来说,就是一场又一场甘霖。使土壤湿润、流动、肥沃,填补了曾经干枯的裂缝。
好的作品,不在于华丽词藻的堆砌,而在于平时的语言所表达出的人和物的精彩,和凝练的思想。好的作品,初读总会给人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读后又觉得回味悠长,再读时又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升华出新的意境。
《文化苦旅》无疑就是这样的好作品。经年后,还能想起到当初阅读这本书时如饥似渴的感受、对文中那些山水的神往、对作者文笔和精神境界的膜拜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