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自己称为更有价值的人呢,毋庸置疑在这个大社会环境下,唯有通过学习能让自己增值。在我来看,有效的学习只有两种:
第一种,通过学习,获得社会所认可的一种「公允价值」。比如,一个人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清华北大或者985、211院校等等。这种学历教育,在社会上就有一种“敲门砖”作用或者证明效应。
简单来说,一个人进行的学习,是不是能够为自己在工作、财富等方面有结果检验的学习?比如,如果大家现在去学习一个技能,这个技能能够给自己带来多少收益,可以计算一下它的投资回报比。
随便举一个例子,假设一个人现在没有工作,他可能花个几千块钱考个驾照,然后每个月再花几千块钱去租个车跑出租。于是,这件事每个月可以为他挣个几千块钱,他可能干大半年,就把考驾照的钱给挣回来了,这就是好的投资回报比。
又比如,市场上很多难考的证,像司法考试、一级建造师、注册会计师,这一类证书考下来,通常会有一个「市场公允价格」,考完这个证书,很直观就能知道自己能赚多少钱。
以会计行业为例,“考上注会”跟“没考上注会”之间,会有一个显而易见的收入差,不说多,一月大概多几千块钱总是有的。
有人问:「公允价格」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一个东西,它在市场上有公认的价值。我认为,能够评估结果的学习是比较好的学习。如果不能够评估结果的学习,必须跟自己的工作是高度相关的。
举个例子,假设我现在去做微商,然后发现有个课程对我的销售能力有帮助,于是我花钱去听了这个课程,之后我的销售能力真的提升了。这种学习,就在工作中有一个比较大的改变作用。
总结一下,学历教育或者可以直接评估效果的成人教育,这是两种常见的所谓的“学习”。
还有一些,不是“学习”,是“投资”。比如,大家投资了时间、精力来参加这场创作会,没有立刻马上给自己赚到钱,但有可能是属于人生的价值投资。它不是现在此时此刻能够显现出来的一个价值,有可能是长远价值。
所以,我建议大家可以有这两类不同的规划:一类是,学一些跟自己收入相关、对自己现在做的事有帮助的硬技能。这类硬技能,学了就可以变成钱。还有一种是长远的投资,比如去参加一个真正能够提升自己英语水平的课程,对未来会有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