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到被别人遗弃的孩子总觉得非常可怜,因为她可能永远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但是今天看了一个演讲,再加上对依恋关键期的思考,改变了我的观念。
今天看到的演讲《国家运动员的感恩演讲:拾荒奶奶与残疾女孩书写的人间大爱》,是讲一个女孩刚出生因为左臂缺失被父母遗弃,被一个好心的老奶奶收留。奶奶给了孩子全部的爱,为了她生活读书,辛苦的工作,孩子也非常的争气,从小就懂事孝顺,也很拼搏,考上大学,还是国家二级运动员。这个孩子虽然是不幸的,但是她其实在依恋的关键期,得到了奶奶充分的爱,这个爱一以贯之,到她成人,所以她的人格其实是很健康的。但反之,很多孩子虽然有父母,甚至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但是在这个依恋关键期当中,情感和依恋关系的发展,可能远远不如这个女孩。
在心理咨询和家庭教育中,有一类人心理方面存在硬伤,很难解决,很重要的就是在他情感依恋的关键期,他的生活与正常孩子不同,要么是母爱的缺失,或者父母关系紧张,或者频繁更换照顾者。这对他的影响意义重大且深远,重大到他即使长大以后了解到这个原因,但是无法弥和伤口,深远到不仅他自己一生备受折磨,甚至这种糟糕的关系会带入下一代。
所以从网上截取了这一段关键期中关于依恋关系的研究,分享给大家。
关键期是个体对某些技能或行为模式发展有最大的敏感性或准备状态的时期。特殊的技能或行为模式在关键期开始之前是不可能出现的,当关键期过去后,形成某种技能也并非不可能,只不过极其困难而已。任何行为的成功出现都有一个发展的关键期,这取决于有机体的生物准备和环境的支持。
康罗德·洛伦兹是最早比较了身林发展和行为发展关键期的生态学家。洛伦兹描述被称为鸟类的社会性依恋的印刻(imprinting)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小鸟与它们的母亲建立了比较永久的情感纽带。当母亲不在时,小鸟将其他可利用的目标加以印刻,包括其母亲的模塑或一个人。对于鸟来说,当它们能走的时候关键期就开始了,而当它们开始害怕陌生者时关键期就结束了。在这一时期之后,再也没有新的模型或物种能代替印刻对象了。
婴儿出生后不久,父母对婴儿的依恋就变得专一了;父母不愿意让其他同龄的婴儿代替自己的孩子。婴儿与最早的照顾者形成依恋是否有一个时间段?检验这一问题最直接的方法是将婴儿与他的母亲分离并且观察婴儿与新的照顾者建立情感纽带的结果。虽然这样的实验是不道德的,但是针对这一问题的证据必须来自真实的母婴关系被破杯的生活情境。
利昂·亚罗(Leon Yarrow, 1963,1964, 1970)观察了100名离开生母而跟随收养母亲的婴儿。在6个月或更早的时候与他们的生母分开的婴儿表现的烦恼最少。如果他们的身体和情绪的需要能够得到持续的满足,那么他们就不会在分离的过程中表现出过分生气或抑郁。相反,在8个月或更晚些时候,离开生母来到收养母亲身边的所有婴儿都表现出了强烈的消极反应,包括生气的反抗和退缩。这些婴儿认为他们早期关系被破坏是非常令人紧张的。
约翰·鲍尔比后来的研究关注的是反复地从一个领养家庭或社会机构转移到另一个领养家庭或社会机构的青少年。这些儿童从来没有机会与一个成人照顾者形成持久稳定的依恋关系。到青少年期,他们被描述为情感缺乏和不能与他人形成亲密的人际关系。近来的研究表明,在社会机构中照顾者的更换率很高,在这里渡过婴儿期的儿童,他们在社会性功能上表现出了混乱,包括不加选择地建立友情、很难形成亲密关系、很难从同龄人身上找到情感支持(Rutter,1995)。从这些母婴关系破坏的现实例子中可以看出,大约6个月是婴儿形成依恋的关键期。
这一关键期在什么时候结束呢?在24个月前,婴儿已建立起了很好的依恋关系。一项追踪研究表明,从12个月到18个月、从12个月到20个月、以及从12个月到6岁依恋质量都具有一致性(Main, Kaplan, S- Cassidy,1985)。真的在某个时期后安全型依恋就再也不能建立了吗?如果没有机会与一个所爱的成人形成一贯的人际关系,就像鲍尔比研究的青少年个案那样,不能形成依恋。如果婴儿1岁时生活在照顾质量高但职员更换率很高的社会机构之中,在2岁时被收养的话,他们能够和养父母建立起安全型依恋。然而,对8岁和16岁儿童来说,被收养后和仍旧在社会机构中生活的孩子一样,表现出与同龄人人际关系上的困难(Hodges &. Tizard, 1989 )。在婴儿期缺少照顾的一贯性,比如在社会机构中得到的照顾和从一个收养家庭到另一个收养家庭的变化,都可能使婴儿在人际关系的建立上产生长期的、持续的混乱,即使后来这些婴儿与照顾者形成了安全型依恋,问题仍会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