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有一个习惯,越是对亲近的人脾气就越大,越是对陌生的人态度越好。结果我们把自己最糟糕的一面留给了陪伴我们时间最长、对我们最重要的人――父母、爱人、孩子。
在这其中,父母首当其冲受害。回想我们和父母的相处经历:从一出生不用学习就知道吸食母乳,紧紧拽着父母的手蹒跚学步,遇到陌生人怯怯躲在父母身后,玩的再开心天一黑就开始找妈妈;之后走向社会,生活中的事情尽量自己学着去解决,然后越来越熟练;再到后来,发现父母开始low了,跟不上时代潮流,进而不耐烦向他们解释一些事情,不耐烦教他们接触新事物,父母问你微信怎么用,什么是抖音,你眉头紧皱,敷衍的回一句:说了你也不懂。慢慢这样的语气形成习惯,连做好饭喊你吃,也许你心情不好时,还会发个小脾气:喊什么喊,听到了。
我一个朋友,在一起聊天时,尝常常抱怨,说自己给父母换了大房子,每月给他们买衣服,每年至少带他们去旅游一次,甚至连物业管理费、水电费等等一切都替他们打理好了,但父母似乎还是不太开心,觉得父母太难伺候。
后来我仔细跟她讨论了细节,和她父母一起吃了一顿饭,我发现问题就在朋友的态度上。我和她打了个比方,就像你去五星酒店吃饭,点了自己最喜欢吃的食物,一尘不染的落地窗外是蓝天阳光下波光粼粼的大海,一切都那么完美,可服务员上菜时,满脸怒容,举止粗鲁的把一盘盘精美的菜哐哐的丢在桌子上,请问心情如何,是不是觉得一霎那乌云密布,再好吃的食物也如同嚼蜡?
朋友认真的听了,然后说,平时生活工作已经很难了,烦心的事太多,总觉得父母已经是自己最亲近的人了,在他们面前应该不用伪装压抑了,所以往往憋了一天或几天的负面情绪,在父母面前因为一点事情就会一泻千里,根本绷不住。
这让我想到了子夏问孝的故事: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孔子认为供奉父母的礼节对人来说不成问题,但是有的人敬爱之心不够恳切。侍奉父母之道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心中真正所想所愿,孝顺不是表面文章,而是由心而生的实际行动,脸色只是内心的体现之一,心生孝顺,外貌自然有好的表现。
在我们生活中也常常有因为子女对父母态度不好而造成的悲剧。情况好的就是父母长期心情压抑,越是年纪大了,越是老去,在子女面前越是战战兢兢、不知所措。情况不好的,也有造成自杀自残悲剧的例子。
我们总是习惯用自以为是的方法去爱别人。树欲静而风不止,不要等到亲不待的时候才想到去真正了解他们的需求。
其实要解决色难问题并不是很难,我们只要改变一点点,沟通多一点点,一切都会不一样。
️养成心理暗示的习惯。从现在开始,凡是涉及到和父母有关的事情,无论大小,首先在心里重复一遍,这是我最重要的人。无数心理学家证明过,心理暗示的力量是巨大的。
️养成不把负面情绪带回家的习惯。情绪不好时不要回家,运动健身也好,和朋友约酒约饭局也好,把负面情绪发泄完再回家。
️养成照镜子的习惯。当每次朝父母发了脾气,语气不善时,第一时间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可憎面目,告诉自己,看,你就是这副面孔对待自己最重要的人。
️养成互相需要的习惯。比如,每周一次刷厕所你包了,每个月请他们去近期最火的网红店吃一顿等等。另一方面,时不时找一些事情,麻烦父母帮忙。请妈妈教你补袜子哪种针法可以看不出痕迹,向爸爸请教哪种花需要怎样侍弄。让父母觉得是你一直需要他们,而不是你的负担。
️养成定期沟通的习惯。中国人的感情表达大多是含蓄的,这和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关,可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合适的方法,创造一些机会去把需要表达的感情表达出来。毕竟许多事情你不说,旁边的人意会太难。所以至少每周一次抽半小时时间,和父母聊天,可以解释解释前天为什么发脾气,昨天为什么心情不好,不至于让父母诚惶诚恐不知道是哪里惹到你了。也可以和他们聊聊他们的兴趣和话题,毕竟沟通是解决一切矛盾最有效的方法。
️生个孩子,养大他。俗话不是说了吗,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手动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