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因我而起的矛盾……

延时前,数学老师早早在黑板上写好了算式,准备一上课就找学生上黑板计算,我也准备利用课前几分钟颁发奖状,并拍照发家长群。

一扭头,黑板上赫然写着“鸭脖”和“波比”两个词语,这两个词倒没什么,只是无法作为背景拍照,况且被数学老师看到,会有不受尊重之感。同时,我不想让他们继续这种无厘头的玩闹,一来引得学生嬉笑哄闹,静不下心;二来怕他人效仿,愈演愈烈。

我便要求道:“谁写的,请把它擦掉。”

同学们都抻长了脖子,看热闹不嫌事大,个个激灵,却无人回应。

我再次耐心说道:“请尽快擦掉它。”

依旧无人回应。

这时已经有学生起哄,开始乱说名字。

我很讨厌这种敢做不敢当又互相包庇的风气,便提出全班写很多遍“鸭脖”的建议。我并无这种惩罚的心思,只想让当事人勇敢站出来擦掉黑板,或者引诱其他人指出看到的真相。

还是我太天真了,他们宁愿写很多遍毫无意义的“鸭脖”,也不愿说出是谁写的。

关键时刻,还是班长晓宸比较识时务,迅速把黑板擦干净了,一切才得以继续。

离校前,我悄悄告诉班委,不必写“鸭脖”二字,把单词背写3英吧。心里想着明天再理论此事。




“老师,他想找事!”

“老师,他找事呢!”

原来,当时小李起哄说是小张写的。于是,舆论就开始指向小张。迫于课堂压力,才没有继续。

没曾想,此时已经开始暗流涌动。

放学回家,他们便用手机开怼,互相指责,发朋友圈,甚至要拉帮结派,寻衅滋事。

幸亏,他们还有一丝理智,找我评理。

累了一天,实在不想用手机打字处理,同时,想让事情缓一缓,等他们彼此气消了再解决也不迟,便提议明天再处理。

安抚了一个孩子,另一个孩子又接二连三的有消息发来。

算了!还是处理一下吧!便有了下面的对话。




“你看见是小张写的了吗?”

“没有。”

“你肯定是开玩笑的,并无恶意。但你指责是他写的,他不愿意你,也正常。因为万一不是他写的,却因为他让班里学生写单词。他背不起这个锅,因为你一句玩笑话,他就要被全班学生指责。换位思考一下,你肯定也不乐意,对不?

“但是,他没说出自己本就知道的真相。他还发朋友圈挑衅我!”

“他没有说出真相,发朋友圈,肯定是他不对,但你在自己没有看到真相时,绝对不能这样进行舆论误导。双方都有责任,若非要判出个谁对谁错来,是不是就都错了?

“是的。”

“所以嘛,消消气。一件事的发生,多数是双方的共同责任,除非是刻意欺凌,那是单方面错误。但是,从这件事,我们要吸取教训,没有亲眼看到的事情,不能乱说,因为祸从口出,对吗?

“对。”

九年级了,成熟了,处理事情时,要用一个成熟的思维去解决。我劝他把朋友圈删了,明天你俩互相道个歉,这件事咱就翻篇了!男子汉,心胸广阔!格局大起来!

“嗯。”

我建议这样做,你先给他道歉,因为你说他在先。然后,他就发朋友圈这件事向你道歉。最后,我再处理写‘鸭脖’当事人的事。你有什么不同意见吗?

“没,老师,我们私下解决就行。”

我相信你可以处理好。并且,能从这件事中增长智慧,让之后的自己比今天的自己更好、更优秀。

“嗯。”

“人就是在错误中成长,在错误中学习的。不怕做错事、说错话,就怕重复错、日日错。只要能从中学习,长此以往,就会越来越优秀!你同意吗?

“同意。老师,今天麻烦您了!”

“没事,你们都是我的学生,很愿意能帮上你们的忙。

“小张这个人我跟他相处的最多了,我了解他,所以我私下能处理好。”

“还需要我联系小张吗?”

“不用了,老师。”

期待你明天分享你的处理方式,也让我学习学习。

……




聊天结束,我开始反思这件因我而起的矛盾。

1. 有时候,不必大动干戈,安静处理也许会更好。

我完全可以自己去把黑板擦了,边擦边说:“这样可不太文明,还影响咱们正常上课。我帮写字的人擦掉。”

之后,便正常教学,平常如往。

我想,同学们,一定明白老师的用意。

2. 绝不因一个人惩罚所有人,哪怕是很轻的连坐惩罚

“朋辈”为重的青春期,最看重的是在同伴前的“面子”,最讲究“义气”的年纪,他们怎么好意思承认?怎么愿意做“恶人”,当众揭发?尤甚是在我提出要惩罚之时,尽管我是微笑提出这一要求的。

所以,可以理解他们的“互相包庇”,但要找机会告诉同学们,我们是成长的伙伴,互相成就,互相帮助,甚至互相指不足,才能让彼此更优秀,关系更长久。




反思完自己,我还是有点不放心,忍不住发了一句:“解决好了吗?”

“老师,我们没事了,周五还约去烧烤呢!”

Oh my god!

这事暂时解决了,可是,烧烤的事,又接上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