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表嫂回村了,表嫂去天津给儿子带孩子已有两年之久,期间只去年春节回来一个星期,年后又丢下老伴跟着儿子儿媳走了。因为儿子儿媳上班,需要三表嫂带孩子打理家事。
今年芒种时节她回来了,碰上熟人问:你回来,不用去带孩子了吗?三表嫂貌似很开心的样子,笑着说:“嗯,这不芒种时节,回来给老头子搭把手种庄稼。”村里的婶子大娘们得知三表嫂回来,得空都过来坐坐,问长问短的瓜拉着,三表嫂知道村里女人喜欢探听别人家的事,有时候甚至比关心自己的事还上心。听了后立马出去传闲话,一会儿的功夫全村人就都知道了,所以她啥都不说,只是夸孙子聪明,媳妇贤惠,儿子孝顺。女人们没有探听到任何消息,都羡慕嫉妒地回去了。
晚上三表嫂做了手擀面条,小白菜土豆炖豆腐,老头吃的那个香啊,三表嫂知道这两年老头子就没有吃过一顿顺口饭,冷一顿热一顿的自己过日子,看到瘦的干巴巴的老头子,她不由得别过头落泪了,她怕老头看到,走出了堂屋揪着袖子擦干眼泪。
三表嫂收拾完锅碗,走进西屋,看到那一幕幕的画面,她又一次落泪了。这还是她整洁的家吗?可想而知老头的生活一团糟。墙角立着锄头,镐头,铁锹。靠北墙放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还有箩筐,扁担。扁担上挂着雨衣、草帽,边上放着雨鞋。切草机及各种零件。几双破旧的旅游鞋,白地懒汉鞋,破旧的夹克上衣,旧西服,旧棉袄,秋裤,棉裤,单裤子等泥乎乎一大堆,还有几口放粮食的大缸盖子敞开着。西屋的地上没有一处下脚的地方。感觉没法下手收拾,就像狗咬刺猬无从下口一样。
她实在太累了,寻思睡一觉明天在收拾吧!于是热了一壶水洗漱完毕躺在了炕上。躺炕上才觉得睡在自己家这么踏实,老头也累了一天洗漱完毕躺下了。精明的老头眼神疑惑地问:“怎么不用看孙子了吗?为什么让你回来了?”三表嫂淡淡笑笑说:“嗯,不用看了,她们说孩子长大了,以后自己带。”老头定定的看了三表嫂几分钟没有从她的眼里看出破绽。他相信了,他知道三表嫂不是自私的人,勤劳朴实心里只有儿子,他自己是排不上行的。
夜里三表嫂装作打呼噜,等到老头沉沉睡着后,她才开始翻烙饼,翻过来、翻过去、摔打着自己的身体。心揪的难受,想着她们忙的能带好孙子吗?有时间收拾卫生吗?下班进门才做饭肚子不饿吗?想着那那都不放心。反过来又想,年轻人可以叫外卖,两个大活人饿不着。心里又骂自己“咸吃萝卜淡操心。”但是眼前全是孙子那可爱小模样,胖手手,小脚丫。仿佛在挠她的肝,还有那口齿不清地叫奶奶“蕾蕾”,爸爸“粑粑”袜袜,……想着想着她又哭了,不敢抽泣,用被子捂着脸擦去泪水。
三表嫂本着一个原则,多干事少说话,但是媳妇说:“你一个农村妇女啥也不会做,也许只会种地,除草,喂猪,养鸡吧!”三表嫂心里不服气啊!想着我的两个孩子不是也长大了吗?还都是大学生?谁说我带的不好呢?但是她没有说出口,
她不想辩解,说赢了亲情没了……
怎么在媳妇的眼里她就成了老年痴呆,啥话也领会不了,普通话不会说,饭也做的不香,甚至家也打扫不干净,又穷又笨有啥用?三表嫂是想好好做饭,想好好照顾孙子的!但是生长年龄及环境不同,代沟,饮食习惯都不同。所以她怎么努力还是做不好,带孩子出去买菜差点把孩子丢了,她大大咧咧的还是农村人带娃的习惯,结果只是付款的功夫孩子就不见了,急的她东一头西一头满超市乱跑,差点把心从嗓子眼蹦出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动用了超市的监控才把孩子找出来……
这次媳妇说啥也不干了,买了回家的票非让儿子把她送走,三表嫂就收拾东西就寒心落泪。她心里五味杂陈,一点错事就没有挽回的余地,这么铁面无情,毕竟自己带了两年孙子,难道就没有一处好?家里洗衣、做饭、收拾卫生能干的活她全干了呀?她寻思将来自己老的走不动的时候还指的上谁?想起媳妇爱答不理的脸色,她觉得让回就回吧!“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但是看到儿子那无奈的眼神她又心疼了,回去孙子怎么办呢?这时候她的母爱又泛滥了,甚至想求媳妇让她留下来。
她还是被送回乡下了……
想着想着睡着了,心里空落落的一觉睡到大天亮,院里的鸡“咕咕明,咕咕明”叫着,三表嫂以为自己在做梦,迷迷糊糊的想天津楼道里那来的鸡鸣呢?她忽然清醒过来,心忽悠几下又沉下去了,唉!再也不用忙这忙那了。
好啊!舒坦!再睡一觉起来打扫西屋。
一句话说多了,自己心里也分辩不清真伪,芒种时节,种瓜点豆,忙了地里的,再忙家里的。倒也过的充实,眼不见心不烦啊!
心啊!还是感觉像丢了什么……
女儿从南通打来电话问:“妈,你为什么回乡了,不用帮弟弟带孩子了吗?”三表嫂笑着说:“你兄弟和弟媳孝顺,心疼你爸吃不好,让我回来的。放心吧!好着呢!”
家里剩下自己的时候,三表嫂又难过了,甚至委屈地想,我三表嫂也是村里有名的聪明女人,怎么到了儿子家,我就成了笨蛋。
女人啊!割舍不下的永远是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