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静心下来写点什么了,在这个周末阳光明媚的日子,靠在床边,看着窗外茂密的香樟树,偶有淡淡的香樟树花香袭来,空气中弥漫着阳光的气息,如此岁月静好。
昨天是特别开心的一天,由我组织的“以书为友,以人为镜——同读一本书线下分享见面会”于下午正式进行。同读一本书是由我特别尊敬的高鸿鹏老师发起,并不断的壮大的一个公益型的活动,我们提倡每月只读一本书,每周完成作业,思考并联系自身,最终学以致用(改)。或许有人会说,一个月读一本啊,太慢了;也会有人说,读书还要写作业啊,太累了。大多数在读书的人,或许真的读了很多书,读了之后呢?改变了自身吗?取得了进步吗?还是只是读了字而已呢?曾经有句话“知道了那么多道理,却仍过不好这一身”,我说你读了那么多书,却仍然还是原来那个你。所以同读一本书的宗旨就在于帮助更多人读懂书。
老师在正式分享开始前,特意说了两个字“放松”,只有在自己放松的状态下,才能展现最真实的自我,也才能得到愉悦感。越安全越放松,越放松越真实。
老师从三大方面进行了分享,首先是为什么读书?三种类型:无聊,带来快乐和要成功要赢。曾经的自己只爱读悬疑小说,作为时间的消遣,也是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一种方式,在成为樊登读书会员后,开始改变了自己阅读习惯,从只看悬疑小说到开始关注其他类型的书,才发现原来还有那么多好书,可以拿来用的好书,不过还是不知道怎么用。认识高老师,开始同读,认真的完成每周的思考题,开始从书中去找到自己,反观自己,对自我做剖析,更了解自己,也开始理解他人,理解环境。高老师说人类文明就是个超级水库,而书就是那个给予人类智慧的输送管道,读书是最低成本的自我成长方式。通过书,我们与作者对话,链接高人,我们穿越古今,穿越时空,我们看到过去,甚至看到未来。
其次读书的常见问题:1,没有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许多人在进入职场后就不怎么看书了,可能在遇到挫折困难的时候,才会想起来可以去书里找一下答案。2,不会选书。如今信息繁杂,信息泛滥,常常看到各种所谓畅销书,在这么多书中,怎么选书?在自己不知道如何选书的时候,听老师推荐。带着解决问题去选书,缺什么补什么。3,读书是个积累的过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水滴石穿的道理大家都懂,真正去坚持做的人却很少。读书过程中经常会碰到陌生的名词术语,以往的自己遇到这种情况,大多选择跳过,这也是人脑缺陷的一种表现形式,人总是习惯性的避开自己不熟悉的东西,而越是如此,自己就越不会进步。4,记不住。大多数人读书读的是快感,翻过了,看了一遍了就以为自己读好了。你问他你读过这本书吗?他说读过。再问他读了之后有什么收获啊?他说收获很大。再问他那具体是什么收获呢?他………这可能是很多人的通病,以为读过了就是自己的了,其实还是作者的,你只不过看了那么一眼而已。人总是贪,总想把书里的内容都记住,觉得这个也好,那个也好,到最后却什么都没记住。所以高老师提倡一本书就记住一句话,用好这句话。那么10本书就是10句话,100本书就是100句话,用好每本书里的一句话就已经很了不得。5,不会用。一直在说学以致用,“知”是知道了很多,那么“行”呢?知行合一很难,可是也要去做。如何去做?联系自己。从书中人物的经历去联系自己的经历,从书中人物的处事方式去联系自己,比较一下,为什么他可以?你不可以?问题在哪里?6,基于前5点的两点:1)正确理解作者的道理观点,查询名词术语,看别人书评。2)联系自己,学以致用。读书从本能到理性。
最后老师介绍了同读一本书,同读一本书强调亲自动手,自己读自己写写画画,画思维导图,捋清整本书的框架结构,先看森林再看树木。思维可视化,互相点评,看其他同学的作业,补充自己的,反复修改。以人为镜,人与人大不同,每个人关注点不同,每个人经历不同,看他人作业,会看到自己忽略的,看到自己的问题,最后学以致改一句话,坚持18个月,从知到行到坚持,把一个新的习惯养成成为自己身体的本能。我们要从小事入手,从容易的事入手,踏上第一台阶,坚持做好每一件小事,才能成就大事,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次线下分享会是在一些同读小伙伴提议下组织进行的,特别开心得到老师的支持,亲自来跟大家见面分享,再一次见到老师,唯有亲切,突然领悟到一个真正高层次的人是很谦卑的,因为他们见过了太多人,经历过太多,他们懂得如何展现真正的自己。
作为活动组织者,本次活动从前期联系场地,写招募文案,发布招募,到正式开始自己串场的随意主持,其实开始前想了很多要说的都没有说,但是看到参加的小伙伴们发出的一篇篇复盘或收获,内心喜悦,喜欢做这样的组织者,喜欢跟高能量的人近距离接触,喜欢与同频的人互相交流,收获的不仅仅是喜悦,还有更多的感恩。
很是意外的是与我尊敬的高老师有了更深入的沟通,老师的风趣幽默,老师的睿智豁达,更坚定了跟着老师一起前行的决心。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得一好老师,不易,跟随好老师,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