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农民大姐再田间赋诗的视频火了——
这是春吗?这不是春/这是年轮循环的波纹/这是大地睡醒的动人/这是农民扶犁的闹钟/这是墨客提笔的灵动
这是春吗?这不是春/这是花红柳绿的宣言/这是老牛反刍的绿意盎然/这是少年扭转乾坤的傲慢/这是另一个丰收节留下的彩蛋……
谁能说这不是一首好诗?谁说诗歌必须是文人去创作?《诗经》中的很多诗不也是来自于民间的吗?比如“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宣泄的是下层百姓发自心底的愤怒,那不是缺少苦难体验的文人能创作出来的。
在农民大姐的笔下,春天有了具象的样貌。我们每个人眼里的春天都是不一样的,比如,在戍边战士的眼里,春天一定是这样的:
这是春吗?这不是春/这是晨曦初露的号角/是界碑旁无声的誓言/是钢枪与星辰的对话/是孤独与使命的交织
这是春吗?这不是春/这是巡逻路上深深的脚印/是远山尽头未化的冰雪/是家国情怀的重量/是用赤诚手滑的安宁
在中学生的眼里,春天一定是这样的:
这是春吗?这不是春/这是笔尖与纸的摩擦/这是梦想与现实的交接/这是晨读时的天光大亮/这是晚自习窗外的一线天长
这是春吗?这不是春/这是三月奔跑的身影/这是汗水与笑声的交织/这是伴着黑板上粉笔沙沙的鸟鸣/这是成长的足迹
在一个初中教师的眼里,春天是这样的:
这是春吗?这不是春/这是四月万紫千红的绚丽/这是秋日果实累累的期许/这是东风对细柳的轻声叮咛/这是乳燕翱翔蓝天的希冀
这是春吗?这不是春/这是课堂上眼神交流的默契/这是浇灌树苗茁壮成长的汗滴/这是奔向未来的脚步/这是回眸时不负韶华的笑意
是的,我要告诉我的孩子们:如果你要写春天,就不能只写春天。春天不仅在你的眼里,更要在你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