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辉,焦点初级第43期坚持原创分享第118天(2017.12.28)
昨天今天两个晚上,连续两场约练,连续两次咨询师角色,对我都是挑战,都是启发帮助和成长。
昨天晚上,照着前天晚上听课记录的外化流程,我比葫芦画瓢用了外化技术,来访者张老师提到的是身体的困扰,我就想能不能在问句方面灵活一些呢?比如相处的好与不好,能否用“它什么时候比较乖呢?什么时候不太乖呢?”这样一个拟人化的问法,反倒更贴切来访者的困惑与问题。
另外,在为玩偶选择位置上,观察员董老师的提醒很到位,“你感觉放在什么地方比较合适呢?”这样的问话体现的是尊重来访者,而我,好像忽视了来访者的感受,这是今后要注意的地方。
今天晚上,来访者老师谈到了一个好几年悬而未决的问题,直言是一个挑战性问题。的确如此,在咨询中,我越来越觉得,来访者老师是非常清楚问题的由来的,也知道今后该怎么做,所以,排序、一小步行动呀,相信这些在来访者老师那里,也许已经深思熟虑N次,那本次咨询的引领方向是否应该另辟捷径?
也许是我的技术还是不太扎实吧,后半部分的咨询还是有些凌乱,思路不是很清晰,当来访者老师谈到自己的坚持与坚守时,是否应该看到例外:您是怎么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坚持走到今天?
另外,成熟的咨询师应把握适合的咨询时机,当我使用奇迹问句,应考虑来访者老师是不是已经能量满满?如果没有,就过于牵强了,就是为了用而用了。
评量问句的不熟练,导致我给来访者老师用的磕磕巴巴,规则和评分标准也没有介绍清楚,当来访者老师打的分比较低时,我又没有接下去去问,所以后半部分让我觉得有太多需要调整的地方。
感谢来访者老师,她的良好专业素养和温和善良一次次打动着我,与自己的和解、允许、接纳都是她本具自足的,我的作用真的没有凸显,而亲爱的来访者老师又回馈我那么多宝贵的建议,真的万分感谢她!
不练不知道,一练吓一跳,明白了问题所在,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再回过头来,好好看看书,静心揣摩,踏踏实实把每一小步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