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教师要有“三要”
一、要有“爱”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孩子不是工具,是有情感、有温度、有是非感的生命体,是活泼的人。
我们教师的爱绝不能成为一种手段,也绝不能有任何功利和交换条件。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也必须是单纯的爱。我们爱学生,他们是孩子,需要我们的爱和呵护,需要我们搀扶和帮助,如同过去那些帮助和扶过我们的老师一样,这是一种爱的传递和接力。
真正的爱,应该敏感细腻,充满欣赏和温暖,如同席慕蓉的诗歌中所说:孩子端着一杯牛奶,摇摇晃晃地走来,像草叶上的小露珠一样。
二、要有信
《语感论》说:“作为心灵,教师未必比学生高尚;作为人,教师未必比学生高贵;作为读、写、听、说的语言主体,教师也未必比学生高明。”
所以孩子是成长中的人,即使他们犯错了,作为教育孩子我们必须用多种反复的教学手段帮助孩子,一年不行,就两年;两年不行,那就三年,就算孩子离开了学校,你依旧相信,孩子的未来是光明的。因为我们曾经给他播下种子,给过孩子明亮的东西
历了未来的风风雨雨和岁月沉沦之后,人会突然顿悟和长大,种子也会苏醒。
三、要慈悲
何为慈悲?慈悲也是一种爱,但不是世俗之爱,而是仁慈博爱,仁慈济物、博爱利生。慈”就是给予一切众生快乐,“悲”就是要拔除一切众生的苦厄。是对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有慈悲心、有仁爱心,就不要过多考虑外在因素。例如,庄子笔下的那条拖着尾巴的乌龟,在自已的泥土中自由自在,用慈悲之心,行不言之教,能做多少就多少,一切随缘随分…
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最优秀的,优秀是相对面言的。但能让孩子们都尽可能
成为他自已,成为最优秀的自己,并且自尊、自爱、自信、自律,而且具有同理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容感恩,豁达坦荡,阳光向上,这就是我们心目中的好孩
子,这就是最好的教育。退一万步说,就算这个孩子什么也不会,我们拼尽全力,依然一无所获。但他依然是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孩子,我们依然会教下去,不求结果地教下去。因为我们是老师,他们是我们的学生,也是我们的孩子,甚至是我们自身。人本身就是有缺陷的生物,教不会没有什么,真的没有什么,不过是发现此路不通而已,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这里的缺陷,很可能就是某个未知地方的天资和禀赋。医生不会嘲弄一个病人,老师也不能歧视任何一个学生。
所以,“孩子,你没听懂没关系,我会给你再讲一遍,两遍,三遍……直到你听懂为止。”成为我们执着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