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飞老师在这一章用百雀羚的案例引出做品牌的两个尴尬:
第一,做品牌,到底应不应该承诺效果?或者用什么样的转化周期来承诺效果?
第二,如果用同样的费用做效果广告,是不是会更有效,并且品效合一?
对于品牌,杨飞的观点是能转化必转化,能“品效合一”就一定不要“品牌务虚”,他认为最好的方式是做好品牌信息改造,增加导流购买方式,做到品效合一。
人类始终要解决的品牌问题就是6个字:认知、认同、认购。从流量池的角度看,品牌不仅是心智占有和信任背书,而且品牌本身恰恰就是巨大的流量池,品牌并没有站到流量池的对立面。所以,作者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品牌即流量。
接下来作者以神州专车为例,谈到了三种最犀利的品牌定位方法,分别是对立型定位、USP定位、升维定位。在回看神州专车的案例,面对Uber和滴滴的竞争,站在用户担心他们不安全的对立面,神州专车就主打安全,而且就安全这一个USP。
品牌定位做好了如何让大家迅速认识你、记住你呢?怎样用更少的费用,让品牌传播效果更好呢?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依赖符号传播。作者认为,品牌工作的本质就是打造符号、强化符号、保护符号。这里就讲到了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视觉符号包括logo、产品包装、形状、代言人,也讲到了作者目前操盘瑞幸咖啡和以前做神州专车的案例。
说下自己的感受,做品牌始终要记住就是的几个问题,我是谁?有何不同?何以见得?真想要把这一章消化投还有几本书不得不补充阅读,尤其是《定位》和《视觉锤》,还有华与华的《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也非常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