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本质既然是关乎唤醒与点亮,那其中就应该少一些强制的干预、呵斥与制止。尤其是在小孩的启蒙时期,在他们还是一张白纸的时候。
《窗边的小豆豆》讲的大约就是关乎此类的教育理念,百度百科里也把它称之为生态教育。种下一颗种子,我们可以给其浇水、施肥,将其偶尔置于阳光之下,但请不要再去进行额外的干预。不要强行为其加温,为其拨开头顶的土壤,不要拽着他的树苗往上拔。最好搬一把凳子坐在旁边,可以为他打伞,守护者它,别让野兽摧残,别让过重的暴风雨侵蚀。我们其他能做的只有静待花开,静待树长。
也不要在搞不清它是什么类型的树木之前,便想将它培养成心中想要的样子。无花果再怎么努力也开不出花朵,桃树无论如何长不成笔直的白杨,一颗苹果树也迟早结不出葡萄。
无奈现实中这样理想的教育模式,少之又少。标准流水线上生产的,只有一模一样的黄桃罐头。家长和老师在各种舆论和洪流的裹挟下,都太着急。没人关心自己拿到的是什么样的种子,我们只想要能够尽快木秀于林的参天大树,哪怕小孩只是一朵牵牛花。
成人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不肯蹲下来去迎合小孩的视角。成人用自己的节奏去奔跑,(尽管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奔跑,自己的真正目的地在哪里),却不肯将自己的脚步慢下来。哪怕花朵在风中摇曳,云朵在天上卷舒,他们那么无事忙,很难去看见。
上帝交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
我催它、唬它、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我已经尽了全力!”
。。。。。。
任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有个花园。
我感到微风吹来,原来夜里的风这么温柔。
慢着,我听到鸟声,我听到虫鸣。
我还看到满天的星斗亮晶晶。
咦?以前怎么没有这些体会?
我忽然想起来:莫非是我弄错了!
原来上帝是叫蜗牛牵我去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