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锅匠三个字像台时光机,瞬间把我带回二十年前。
那时我在县中读书,和爷爷奶奶住一个小院。记忆中也是夏日午后,奶奶说煮粥的锅有点漏。爷爷说他有办法,拿着锅,骑上车,就往街上去,我也好奇地骑车跟着。
来到一个杂货店,里面是各式各样的炊具。爷爷和上了年纪的店老板交谈两句,说明来意,递上手里煮粥的双耳铝锅。店老板就戴上眼镜,在柜台上忙活起来。不一会儿功夫,靠近铝锅底三分之一处,就被锯开。店老板娴熟地包上新锅底,再沿包边仔细捶打,铆接严实,就算大功告成。爷爷付了钱,继续上街找老友聊天,我就拿着锅,开开心心,回家找奶奶。
现在想来,爷爷是农行主任退休,工资也算丰厚,生活却是非常节俭。他喜欢写毛笔字,但用的是几毛钱一大张的大板纸,薄薄的,打开时,有脆脆的声响,方形八仙桌一般大。回到家中,自己裁成本子,沿着上端用白色针线订好,写完一页,就像老日历一样往上翻折。
补锅,已然成为历史,离我们渐行渐远,就像儿时街头的补鞋匠,裁缝店,铁匠铺,油坊,粮行,布店......。
但老辈这种勤俭节约不浪费的作风还是应该传承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