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
副标题: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
作者:彼得·蒂尔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4971-9/F-3313
版次:2015 年 11月第1版
作者简介
彼得·蒂尔(1968年—)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毕业于斯坦福法学院。PayPal公司创始人,他还是Facebook的首个外部投资者,美国硅谷创投教父。
推荐语
我的一位MBA的老师在上第一次的时候推荐了这本书给我们,我回家之后就下单买了回来,还送了一本给我一位朋友。
这本书出自一个怪才之手,有些奇怪的论调并不奇怪,这个世界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就连特朗普这样的黑天鹅都让他赌对了,这是否意味他将在特朗普时代更有作为?这还需要我们拭目以待。
反过来看这本书,当然对于创业者非常有启发,却也不仅仅对于创业者有用,在每个人都可以当自己的CEO的时代,管理自己和管理一个公司很大程度上是有相似之处的。
很多经济学原理,我们学了就学了,可是总是不知道如何应用。比如,在课上学过一个“超额利润”的知识点。
很多企业在收入大于可变成本时就会选择继续经营,不会考虑当初投入的固定成本。这个时候,企业并非没有利润,只是没有超额利润,只有正常利润。
在市场分类中,包括自由竞争市场、寡头竞争市场、垄断市场。
作者认为做企业就应该进入垄断市场,并且维持自己的垄断地位。他总结到:每个垄断企业都是靠解决一个独一无二的问题获得垄断地位,而失败的企业却相同:他们都无法逃脱竞争。
彼得·迪尔颠覆式的商业世界:
创新不是从1到N,而是从0到1;
全球化并不全是进步;
竞争扼杀创新;
“产品会说话”是谎言;
失败者才去竞争,创业者应当选择垄断;
创业开局十分重要,“频繁试错”是错误的;
没有科技公司可以靠品牌吃饭;
初创公司要打造帮派文化。
这本书推荐阅读。
企业的经营层次
企业的经营分为三层:
第一层境界:企业知识制造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只要有原型,工业流水线可以让产品大量的复制出来。但产品有周期,市场有饱和度,利润空间也有限,这就是典型的从1到N的过程,只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只是企业追求盈利的过程。
第二层境界: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组织基因,因而可以与时俱进地不断进化,实现纵向的传承,企业最好的产品就是企业自身。不过这样的纵向传承仍然还是在企业内部,仍然属于从1到N的过程。
第三层境界:企业创造了社会基因或者思想基因,这可以跨越企业的边界,影响到整个行业乃至社会,实现横向的传承。比如苹果,这就是从0到1,企业创造的基因影响了社会文化和观念,乃至改变社会进程,这就是质变。
蒂尔本科在斯坦福大学学习,专业是哲学。他是创业者和投资人中少有的具有哲学思维的人。
他在这本书第一章的第一句话是:每当我面试应聘工作的人的时候,我喜欢问这样一个问题: “哪些重要的真理,是很少有人同意你的?”中文版的翻译降低了问题的难度是因为,这个问题不仅要找出你同多数人观点不同的命题,而且还要证明多数人赞同的观点不是真理,而你的观点是真理。
蒂尔的提示是:多数人相信真理是x,但真理却是x的反面。这是书中说的contrarian thinking,即“逆向思维”。他自己举的一个例子是:多数人相信未来是由全球化决定的,但是他认为未来技术进步比全球化更重要。他强调的“逆向思维”,正是我们的创新创业者要认真思考的。
从0到1:进步的未来
进步呈现为两种形式。第一,水平进步,也称广泛进步,意思是照搬已取得成就的经验——直接从1跨越到N。第二,垂直进步,也称深入进步,意思是要探索新的道路——从0到1的进步。垂直进步较难想象,人们需要尝试从未有做过的事。
从宏观层次看,可用一个词代替水平进步,即全球化——把某地的有用之物推广到世界各地。垂直进步也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即科技。任何新方法,任何可以使事情更易完成的方法都是科技,这才是对科技的正确理解。
究竟什么才是正确的商业思想?
遭受硅谷之劫的企业家从中学到几点经验,这些经验直到今天仍在主导商业思想:
①循序渐进。
不能沉溺在宏大的愿景中,否则会是泡沫膨胀。自称可以成大事的人都不可信,因为心存改变世界之雄心的人通常要更加谦逊。小幅地循序渐进地成长是安全前进的唯一道路。
②保持精简和灵活性。
所有的公司都必须留出一定空间,不要事实都严格计划。你不知道你的事业会变成什么样,事先规划通吃祭祀版又不现实。相反,你应该做些尝试,反复实践,把创业当成未知的实践。
③在改进中竞争。
不要贸然创造一个新市场,以现成的客户作为出发点创业才更有保障。成功者已经创造出被认可的产品,再次基础上加以改进,才是可取之处。
④专注于产品,而非营销。
如果你的产品需要广告或营销人员去推销,就说明你的产品还不够好;科技应用于商业应该主打产品开发,而不是分销,在泡沫年代打广告显然都是浪费,唯一持久的成长是爆发式的成长。
而作者则认为这些做法的对立面可能更正确:
1.大胆尝试胜过平庸保守。
2.坏计划也好过没计划。
3.竞争性市场很难赚钱。
4.营销和产品同样重要。
垄断者的谎言
垄断者为了自我保护而撒谎。
他们知道炫耀垄断会被审查,甚至遭受大计,所以为了继续不收干扰地获得垄断利润,他们会想方设法来隐瞒垄断这个事实,通常的方法是夸大并不存在的竞争。
他举了谷歌作为例子。
谷歌当然不会宣称自己是垄断企业。但他到底是不是垄断企业?
这取决与他垄断了什么?
谷歌以搜索引擎起家。到2014年5越占有60%的市场。
如果他定位为一家广告公司,那就不同了。他之战全球的3.4%。
再打比方,如果把谷歌定位为一家多元科技公司呢?只占全球的0.24%。与垄断简直相差了十万八千里。谷歌把自己定位为一家科技公司,可以躲开注意力,省去麻烦。
谷歌正因为是一家垄断企业,所以不用担心和别的企业竞争,他有更大的自主权去关心自己的员工、产品和在更广阔世界里的影响力。
在商界,钱就是一切。在完全竞争中,企业着眼于短期利益,不可能对未来进行长期规划。想要将企业从没i的生存竞赛中解脱出来,唯一的方法就是:获取垄断利润。
其实,这跟人也很像。稀缺会获得我们的注意力,在缺钱的时候,眼睛必然是盯着钱的。只有解决了生存问题,才能谈情怀,这一点在马斯洛需求里也很清楚。
非垄断者的谎言
非垄断者的谎言与垄断者相反,他们不会夸大竞争对立,而是会说“我们结成了自己的联盟。”
创业家通吃倾向于对市场竞争轻描淡写,但这确实初创公司犯下的最大错误。而最致命的诱惑就是将市场描述的太狭小,好像你可以利索当地驾驭它一样。
非垄断者通过把他们的市场定义成各种更小市场的交际来夸大自己的独特性。
在商业中,企业成功的原因各有不同:每个垄断企业都是靠解决一个独一无二的问题获得垄断地位;而企业失败的原因却相同:它们无法逃脱竞争。
竞争意识
创造性垄断就是产品既让大众收益,又可以给创造者带来长期利润。竞争意味着大家都没有利润,产品没有实质差异,而且还要挣扎求生,但是为什么人们总是相信竞争才是健康状态呢?
竞争成为一种观点,并且在整个社会蔓延,结果是,尽管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实际得到的越来越少,我们把自己困在了竞争中。
竞争使人出现幻觉,徒劳去抓一些并不存在的机会。除了给人幻觉外,竞争还让人分心。
如果你不能把对手打败,那么就和对手联合。
后发优势
规避竞争会帮助你打造垄断企业,但是只有经受住未来考研的企业才是成功的企业。
一个企业成功与否要看在未来生成现金流的能力。简单地说,一个企业今天的价值是他以后创造利润的总和。
垄断企业的特征:
1.专利技术。这是一家公司最实质性的优势。它使你的产品很难被复制。
2.网络效应。网络效应使一项产品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变得更加有用。
3.规模经济。垄断企业越大越强,开发一项产品的固定成本需要更高的销量来分摊。
4.品牌优势。看看苹果就知道。
当然建立垄断企业就可以按照垄断企业的特征来进行打造。
占领小市场。
扩大规模。
破坏性创新。
向钱看
不要低估了指数级增长。
大多数人的话已经被遗忘,只有少数人,如爱因斯坦和莎士比亚的话却一直被后人引用。因为少数人往往会取得极大的成果。
我们所处的世界不是一个正常的世界,而是处在幂次法则之下。
风险投资中最大的秘密是:成功基金的最佳投资所获得回报要等于或者超过其他所有投资对象的总和。
对于个人,你应该将全部精力放在你擅长的事情上,而且在这之前要先仔细想想未来这件事是否会变得很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