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很多初次写拆书稿/听书稿的人都以为提炼主题点就是拆解主题点。一本书阅读完毕,提炼出主题点(一般三至四个为最佳),就可以直接行文写作了。也就是,将提炼主题点和拆解主题点等同了。
实际上,提炼主题点并不等于是拆解主题点。
2
首先,我们来看什么是提炼主题点。
提炼主题点就是将一本书的主要内容和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要思想进行概括提炼。这仅仅是只是停留在书本上。
什么是拆解主题点(拆书)呢?
“拆书帮”给出的解释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学习方法。首先,来看什么是能力?“能力”这个词很抽象。百度百科的解释是:能力是指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综合素质,能力必须在实践过程中得以实现,不可能独立而存在。
举个例子,小孩子初次入园的时候,老师首先比较重视的一个主题就是社交。老师往往会告诉小朋友“不可以打人、要相互谦让、要一起玩、相互合作”等,这其实就是告诉小朋友社交的一些知识。经过几个周的学习,学习能力的强的孩子在与其他小朋友相处的实践过程中,也许就慢慢地按照老师说的做了,这就是将知识转化成了能力,而有的小朋友则对老师说的社交知识无动于衷,依然我行我素,那么这样的孩子就没有将老师所说的社交知识转化成社交能力。
就像仓央嘉措的诗《见与不见》里面的一句话: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知识就像诗中的“我”,你get到或者没有get到,都与我无关,知识就仅仅只是知识。而一旦你将知识在实践中不断运用,最后变成一种思维或习惯,那么知识就变成了一种能力。
了解了什么是能力,回到我们的拆书主题。上面说拆书就是“将知识转化成能力。”书本提炼的主题点是知识,而能力则需要将书中知识运用于生活中,经过不断的实践,最后变成一种思维或者习惯。简言之,拆书就是将书本所学的知识变成一种生活实践中的思维或习惯。
所以,提炼主题点≠拆解主题点。
3
明白了二者的区别。我们接下来就来看怎样将提炼的主题点进行拆解。这里重点讲面向读者的拆书。当然,自己给自己拆书要简单得多,不需要考虑用户,自我转化即可。
一般来书,好的主题点具有这些特征:
4
下面我们以《穆斯林的葬礼》为例,来拆解主题点。
我提炼的主题点是:
根据连接感这一特征,我在拆解的时候用了“我们”,让用户感觉这不是别人的事,而是与自己有关的,容易继续听下去。
这三个主题点虽然都忠实了原文,但是仿佛这只是理论,并没有实际可操作性,需要具体化。于是我往可行性方面拆解。
第一个主题点“生命停歇,梦想不灭”。说的是生命与梦想的关系,梦想在,生命饱含生机,如韩新月与病魔抗争就是因为她的梦想;即使没有了生命,梦想依然存在,如韩子奇延续梁亦清的梦想。所以,第一个主题点,我拆解成了这样:
拆解出的主题点和提炼出来的主题点意思是一样的,但是听起来就没那么晦涩难懂,而是感觉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这样,读者或听众也就有了继续读/听下去的动力。
第二个主题点“爱情如毒,痛并快乐”。这个主题说的是爱情。爱情就像毒药,吃了便会上瘾,虽然痛苦,但是我们就不要了吗?不!我们还是要勇敢地喝下去。想想书中梁冰玉与杨琛的爱情,韩新月与楚雁潮的爱情,这是两种完全相反的爱情。梁杨的爱情只有痛苦,但是她最终也吞下去了,勇敢地追求与韩子奇爱情。而韩楚的爱情即使因遭受阻挠而承受痛苦,但是快乐和甜蜜是主色调。实际生活中,爱情欲罢不能的比比皆是,欲求而不得的例子也遍地开花。这一主题点则可以给那些有爱情困惑的人一些启示。
所以,我的第二主题点拆解成:
第三个主题点“力争命运,死而无憾”。这说的是人与命运。命运虽然捉摸不定,有时候很不公平,但是我们就因此而坐以待毙吗?像韩天星一样忍受母亲的婚姻安排?如果反抗,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韩新月在母亲那里争取自己的爱情,虽然最后没有“白头偕老”,但是她获得了爱情,尝到了爱情的甜蜜与温馨,虽死无憾。人应该竭力争取,让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
生活实际中,也有很多相关的例子。如一些重男轻女的家庭将女孩起名“招弟”“盼弟”“念弟”“盼弟”等,这样的思想扼杀了很多女孩的命运。这一主题点则可以给遭受命运不公的人一些启发。
所以,我们第三个主题点拆解为:
5
接下来,对比一下提炼和拆解的三个主题点。
忠实度、连接感、有用性有了,接下来我们看看逻辑性。梦想、爱情、命运,是人生的三要素,并不存在什么因果或者递进关系,理应属于并列关系。这样来看,逻辑上也行得通。
所以,这三个拆解出来的主题点是可取的。
至于是不是本书的最佳主题点,则另当别论。
最后提醒一点,拆解出的主题最好是积极向上的,而不是消极的。因为没有谁愿意让一本书带入深渊,而是希望将自己从困境中解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