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高效学习七堂课》-3 | 如何构造框架-用金字塔原理建立知识体系

如何通过建立知识体系去学习一门知识?分为三步走。

我们必须要明确:学习一门知识,分为观念,知识和技能三方面的学习,缺一不可。

一、观念,知识和技能都指什么?

观念-就是对这门知识的总体认知,比如经济学,心理学,建筑学,比如写作,绘画,摄影等。

知识-就是类似在学校里学到的概念,方法和案例,知识让我们对所学知识从各方面深入了解,框架体系是由知识建立起来的。

技能-是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就如同我了解了绘画的理论知识,但是如果始终不动笔画那我永远成为不了画家;我学习了写作的知识但是如果不去写永远成为不了作家。

而我们平时的学习经常是学到了知识层面就以为自己学会了,其实不然。这就是为什么道理都懂就是过不好这一生。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没有把知识真正转化为技能。

二、如何把知识进行分类:

既然知识是建立框架的最基本要素,在建立框架之前,就必须先把“知识”分个类。

1.概念型知识:需要深刻理解,否则对知识的认知会有偏差,重要!

2.操作性知识:最有价值,告知我们如何去做的,重要!

3.陈述型知识:一些案例和事实,能查到就好,不那么重要。

根据以上分类,其实我们的知识框架树里只保留,记忆并理解那些描述概念或者描述方法的知识点,也就是前两类就可以,这两类知识点的占比很低,但通常都很重要。

三、如何区分一个知识是哪类的知识

想知道知识是哪一类的,可以用“What-How-Why”提问法分析。

What型问题回答“是什么”,通常是比较肤浅的、表象的并有标准答案的,往往对应事实类信息。在知识框架树上,它们顶多对应一个关键词问题,作为一个搜索信息提示;这种属于陈述型知识。

Why型问题回答“为什么”,通常是比较深刻的、本质的和没有标准答案的,往往对应概念性知识点,需要在知识框架树上深入挖掘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How型的问题回答“怎么做”,介于两者之间,不一定有标准答案,往往对应方法论型的知识点。

对于新手,一开始可以从关注What型问题入手,慢慢进入How型问题,最后再去思考Why型问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