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学习就会觉得很高大上,也有很多人混迹在学习圈里,但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并不知道学习到底是什么?甚至有的人知识用学习来掩盖焦虑。也就是用学习的假象安抚焦虑的内心。那学习究竟是什么呢?
百科说学习是通过阅读、听讲、观察、研究、实践等途径而获得知识、技能或认知的过程;知识大咖说学习在于获取学习能力;教育界说学习是探索的过程;我要说的是学习是应用的过程。
01 学生时代,学习是为了得高分
说的学习,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学生,因为学生的本职工作就是学习。目的是为了在考试中取得高分,考上理想的学习,最终有一份好工作,赢得好的人生。
高考圈的CEO白聪在读高三的时候,数学一模成绩只有53分(满分150分)。他说,那个成绩就像打在脸上的巴掌一样把他打醒,并暗下决心,一定要赶上来。但基础差时间短,即使每天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成绩依然没什么起色,就在他打算放弃,选择复读的时候,一个清华学霸——白学长的指点,让他重燃希望。
那个学长对他说:“他考上清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会做题’。所以,可以用刷题来提高实战能力”。学长还说:“刷题不是毫无目标的题海战术。而是先整理好相关考点的例题再刷,这样刷几道就能明白这个考点会怎么考。另外,刷题纠错其实就是一个查漏补缺的过程,很多看书发现不了的问题都在做题的过程中反映出来”。最终,他数学的高考成绩是128分,整整提高了75分。
学生的最高境界,不是记住多少知识,而是在规定的时间,答对试卷上的每道题,也就是用知识解题。而且,只有在解题的过程中,才能真正知道知识是否已掌握。
02 踏入职场,学习是为了升职加薪,开创事业
刚刚踏出校门时,都会感叹终于不用学习和考试了,可现实却啪啪的打脸。接手新业务要学习;升职换岗要学习;进修考证要学习;生孩子带娃也要学习。
斯坦福大学是一所世界名校,全球排名第2,始建于1884年,1891年开始招生。这所学校是富豪利兰·斯坦福及他的妻子简·莱思罗普·斯坦福为纪念他们的儿子小斯坦福而建。
初期,斯坦福大学一直处于要关闭的边缘,因为它是私立大学,相较于公立学校,只能从国家得到很少的资助,其余都需要自己来赞助。直到有一位校长,想出出租学校空地的办法,才让斯坦福大学存活下来,被租出去的土地成为了今天大名鼎鼎的硅谷——高科技公司的摇篮。
斯坦福大学闻名于世界,是因为它培养出了很多科技公司大佬,而硅谷的高速发展也源于斯坦福大学不断输送的人才。
斯坦福大学和哈佛大学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斯坦福大学善于将知识变为解决问题的科技,用现在的话就是变现;而哈佛大学更注重理论的研究。
职场人需要的就是斯坦福大学的品质,用知识解决问题,将知识变现。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中遇到的都是新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只能靠自己不断的去学习才能解决,才能过上想要的生活。
03 不能应用的学习,只是空中楼阁
战国时期,赵国有一位大将叫赵奢,因战功无数,被封为马服君。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学习兵法,谈论排兵布阵也是头头是道。但赵奢对儿子的评价是:“他虽然熟读兵法,但是没有实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若是真的打仗,恐怕会遭到惨败。”
后来,秦国派白起讨伐赵国。因白起用计,让赵王命赵括为将,代替廉颇。赵括到了前线,全部变更了军法,轻率地任用军官,用书上所学的理论与秦军展开正面交锋,结果不懂变通中了秦军的埋伏,四十多万赵军全部被俘,赵国也因此元气大伤,被灭掉。
回到现在,试想记住了所有的知识,但不会解题考试,结果只能与名校无缘;职场人也一样,储备一大堆理论知识,但解决不了问题,完不成工作,结果只能是原地踏步。所以,学的再多,却不懂变通应用,就是纸上谈兵,全都无用。换句话说,不能应用的学习,只是空中楼阁,看似宏伟,实则不堪一击。
04 以应用为基础的学习,才是真学习
学习的真正核心在于以应用为基础学习。
一、调换角色,成为出题人
如果你是为了通过考试而学习,那么不要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应考人,而是出题人。也就是在学习时,思考如果我是出题人,会如何考这个知识点?这个知识点和以前学到的哪些知识点,可以联合起来考?
用反向思维去拓展知识应用的方向,达到无论怎样变形都能一眼看穿本质的境界。
辅导孩子写作业对很多家长来说都是非常头痛的事情。网上还有段子来形容爸妈辅导时的心情:“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
在辅导作业时,尝试调换角色的方法,说不定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具体方法是让孩子承担辅导的角色,家长扮演学习的角色。之后,让孩子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出题给家长做。做题时,家长要故意做错,然后让孩子给自己讲解。
这样做有三个好处,首先孩子都喜欢玩游戏,用玩的形式学习更能促动积极性;其次,扮演老师出题可以促进孩子思考知识的应用范围,拓展思维;最后,如果某个问题孩子讲不清楚,会主动去学,避免亲子大战。
二、边干边学,变身实战家
在学习上,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一门心思学,学完再去用。这样的学习有两个弊端:第一个,学了后面忘了前面;第二个,每个知识掌握的都不扎实,应用时容易碰壁,打击积极性。
学习时,很多人都想着快点学完,立刻成为专家去搞定复杂的大问题,可却忽略了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只能是束手无策。
那掌握了就可以解决复杂问题了吗?复杂的问题是简单问题的集合,如果都掌握了,就可以把复杂问题拆解为简单问题,再来各个击破,解决掉它。
所以,要用学一点用一点的策略。也就是学会一个知识,就思考这个知识可以用在哪个工作中,具体的步骤是什么?实践后,再学习下一个知识。
以应用为基础的学习,让每一个学到手的知识都能用来解决问题,提升能力。
学习的核心是应用,应用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是为了达成心中的目标。当然,如果你只是享受储备知识的快感,或者只是为了掩盖焦虑,那么自己开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