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睡醒脑子还不清楚,一打开手机就看到你敢不敢比别人更努力什么的一大段文字,当然这类以敢不敢开头的文章也不是一天两天有了,可能所有人都已经见怪不怪。每个人的空间或者朋友圈里都存在着或多或少喜欢发这样的文章或者心情的人,再配一张在阳光下奔跑跳跃的人儿的图片,于是似乎全人类都可以被鸡血鸡汤鼓舞激励重新创造人生辉煌一样。
也许是我十二三岁的逆反心理到现在还没消失,我看到这些心中总是打弹幕:我就不敢了怎么了......有时候真的很不解,我自己好好地走路,非得来个人在后面推一把,非得有个人生导师在前面指路该走哪条哪条你的人生才无憾吧啦吧啦,非得出现个“无所畏惧”者成为我的榜样,这样的路是不是会走得不情不愿呢?
小时候和别人一起玩的时候总有伙伴会说:“你敢不敢再多跨一格?”“你敢不敢从这里游到那里?”等等的话,那时候谁不争强好胜呢,哪能在大家面前丢脸呢,所以为了获得认同感为了融入这个群体,很多时候被发问的人都是硬着头皮怀着恐惧做完那些事情。诚然,要感谢这些旁人的言论刺激了自己,让自己有了某些方面的才能获得了某些方面的成功,但是这到底是不是一个正确的引导方式,我不敢苟同。
因为敢不敢这三个字本身就带有一种挑衅,现代有多少人还有韩信忍受胯下之辱的心态,谁听到这三个字不会说谁不敢,所以它首先就不是一个引导而是强迫,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你敢不敢”其实就是“你必须这样”,否则你就是懦弱就是无能。再看,偷窃抢劫诈骗这类小团体性质的,一开始哪一个不是组织者先说敢不敢和我一起赚钱,他们不会说和我一起赚钱好吗,只会用敢不敢来挑起人的好胜欲最后大家一起身陷囹圄。用犯罪来做比较似乎不是太合适,因为鸡汤的本意其实也是好的(当然有人是想当网红或者求赞),但结果就说不清了,有可能只会变成盲目活在他人眼里没有自己明确目标的可怜虫也不一定。
最近才把《1984》看完,温斯顿·史密斯的结局当然不用多讲,被成功改造,发自内心地来了句“我爱老大哥”。但在之前他却能够从两分钟仇恨以及一系列宣传党的至高无上敌人的脆弱可恶中看到自己真正所想,偷偷写在日记里还粘了块白印泥,整个大洋国都在政治狂热,而他能反抗,即便是暗中不服从,即便“至多是孤立的暴力行为”,他仍然是正确的。真理并非只在多数人手中,有时候它就是在少数反对派手里,所以大多数人对你敢不敢系列唏嘘不已时,一个人是不是该仔细思考一下这是不是我该去改变的是不是毫无用处的,不是立刻反对也不是立刻认同。
人思想是自由的,容不得其他思想的随意入侵改造,在其他思想进入前必须先有一个独立进行的价值判断,所有人都有这个能力,只是在众多的敢不敢里已经自觉放弃了这个能力,变成了汤来张嘴的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