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帮客户维修,在窗台不经意的一瞥,松树的枯叶枝,瞬息入了我的眼,撩动了我的情感,如是我拍成了图片,再找感觉,枝叶就是枝叶啦,早已没有我那瞬间的感觉。原来物还是那个物,只是没有了灵魂的熔合。也许这就是物境与意境的差别,艺术与图案的不同。
当物体通过我眼睛视觉的包容时,头脑中联想到山野中的宁静,有鸟儿的啁啾,如果闲步于山中,脚下有枯叶的沙沙声,鼻中能闻到山的清香,一层层松枝铺在地面,那是极其惬意的。
看物是物,看物不是物。物体一但经过自己思绪的加工,就达到了另一种境界,境界的高低,在于自己平常生活阅历的厚重。迎风流泪,可能是纯粹感官的泪,也可能是情感触动的泪。宋代禅宗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即: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所悟,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彻悟之后,看山只是山,看水只是水。对此,可从两个角度来理解这三重境界:第一,从原理角度;第二,从人生经历角度。
物与悟的感觉,有悟的人生、万事万物,皆不是万事万物啦,一棵树,你能看到淡雅与欣欣;一株花,溅泪与笑靥的不同。生活中到处都不同,因为你那敏感的灵魂。
至于佛家的第三重境界,已然是一种超脱,超然物外的,忘我,无我无物的平淡。
窗口的干桔松枝
褐色的寂寥
犹然
木芙蓉垂落秋凉
冷月山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