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名字叫作《穷到极致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简直把穷这件事写得触目惊心,又分外真实。作者有三个观点我记得深刻:
贫穷是一种悄无声息的剥削。它从你的尊严开始,剥夺自信、剥夺良知、剥夺希望,变成另外一个人。
它让你在面对所爱、遭遇选择时,行动上犹豫不决,甚至逃避美好、自由和爱,自觉不配,自觉黯淡粗鄙,从而放弃主动权,被动地让命运牵着鼻子走。
贫穷是最大的人才浪费。穷人通常缺少信息来源,精神短视,所以会恐惧未知,拒绝大改变,杯弓蛇影,继而做出错误选择。
因为与作者一样来自农村,眼见过许多因为贫穷而发生的悲哀之事,特别是看到作者讲述自己家的窘境的时候,父亲借钱、债主上门、整日为钱发愁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是的,我大多也都经历过。不同的是,我经历的是家道中落,从繁华到凋落,才最可怜。
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里有一句话屡屡被提起:”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所以有一种说法——鲁迅和张爱玲的刻薄都源于家道中落,他们都过早地经历了人生悲欢起落,亲眼目睹了家族由盛而衰,切身感受到了世态炎凉。我也一样,幸好我祖传的神经大条,居然傻乎乎地乐呵到了现在,仿佛从不曾受过伤害一样。
当年我老李家虽不及周家、张家那般显赫,在我们那个屯也算能站在人前,老爸也是个爱折腾的人,大概上世纪80年代就是有房有车有大哥大的暴发户。无奈人生无常,父亲的事业突然就出现了转折,从我上中学开始,每年的春节家里就坐满了追债的人,一包又一包地抽着烟,满屋子的烟雾缭绕,妈妈有时还要陪着笑去端茶递水,我和妹妹都不知所措,只能躲在里屋默默皱眉,唉声叹气。
在我18岁那年,刚及而立之年的小叔叔命丧矿山,那年的中秋节,我们老李家愁云惨淡到了极点。我记得特别清楚,叔叔下葬那天,奶奶一夜白头。身为长子的老爸再也没能翻身,终于服了老,开始养花弄草、养鸡饲兔的退休生活。
上了大学,最是困窘。有一个学期临开学了学费还没有着落,那时候妹妹刚读大一,我们俩每年的花费着实让父母常常犯难,看着老爸渐多的白发,再也没有心情去染回来,我就想落泪。
有一次,我跟着老爸去参加他朋友儿子的婚礼,这孩子是我爸的干儿子,从小就认下的。婚礼是在我们那个城市唯一的五星级酒店举办的,新娘子长什么样子我已经记不得了,只记得她的陪嫁是一辆路虎。那天老爸的许多老朋友都来了,一个个叔叔伯伯阿姨都珠光宝气满面春风的,只有我爸爸穿着一身不那么笔挺的旧西装,脸皮也快皱成了核桃。
啰嗦这么多,还没讲正经故事呢。
贫穷让人短视,这个观点我无比认同。就拿我们村来说,因为穷惯了,所以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男人普遍的人生目标就是赚钱-买房-成家-生娃,生了娃以后呢?人生大事已经了结,仿佛人生也提前结束了,于是很多男人从30岁开始沉迷赌博,普遍会生很多孩子,从不会担心什么教育问题,现在也一样。除了麻将桌,还有逛街买东西,我不知道他们还有什么娱乐。女人们也在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好一点的再上个高中,早早就结束了学校生涯,开始进入社会,然后在25岁之前迅速结婚生子,开始专职做家庭主妇,再不谈理想,30岁的时候已经有了40岁的老态,到了四五十岁,已经做上了婆婆或者岳母。像我这样的老少女,孤单影只啊。人生如此精彩,有一百万种可能,而我眼中的他们只截取了一个片段,就以为是全部了,大多数人30~80岁这近50年里,过得没什么两样,孩子一成年,就开始一心为孩子谋福利,除了体力越加不济,经济越加困窘。
有一次,我随朋友去看他的一个邻居,是个独居的瞎眼婆婆。屋子很小很黑,地上尽是油渍。家具很少,只有一张床、一个衣柜、一个案板,一个做饭用的炉子。婆婆还有些耳背,听到我们来看她,特别高兴,立刻拿出几个鸡蛋炒了招待我们,什么都看不到,动作居然十分娴熟。听说,她曾经有一次差点把屋子给烧了。
回来的路上,我问朋友:“这婆婆难道没有儿女吗?”
"有啊,四个女儿,一个儿子呢。"
只是,她的儿子结了婚再没想起过这个妈妈,只有女儿偶尔会来接济一下她。据说这个婆婆在乡里的口碑很好,只是不知道她的眼睛是不是哭瞎的,不知道她当年是怎样教育这些孩子的。
我不想有这样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