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对话很轻松,但是另外一些对话略显拘束且令人内心惶惶不平静。今天就跟大家一起分享下我自己的一些理解。很多书籍上都说,我们应该努力做到不要有分别心,对人也不要有区别心,但是真要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对路人的态度和对客户的态度,对朋友的态度以及对领导的态度,肯定是不同的。个中原因,想想大家也是知道的。
大致罗列下几种比较常见的心态,第一种,对自己认为不如自己的人,我们常表现的傲慢与不屑。这似乎是人的原罪,表现出了人的利益至上的原则,很多影视节目都很好的刻画了这样的形象。大家似乎对这样的人本能的表现出鄙视,殊不知,我们本身也是这样的人。
第二种,对于自己的亲人,我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忽略了他们的感受。我们总以为家人对我们的好是理所应当的, 家人对我们的好是习以为常的,家人对我们的好是无条件的,但是我们忽略了一点,家人也是希望能得到良好的反馈,而不希望出现伤心难过。然而,由于习惯了家人对我们的好,经常表现出肆无忌惮的对家人的伤害,但自己却一直不能意识到这一点。
第三种,对有求于人,或者他身上有我们想要得到的东西的人,我们常常表现出对他们的谄媚。这似乎跟第一种情况相辅相成的,或者说本质上是同样一回事,那就是,对利益的追逐,对现实赤裸裸的表现。
第四种,对于我们崇拜的人,我们表现的自卑,不自信。我在想一个问题,那就是真正生来自信的人占人群中的比重是多少,以及,到底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十分自信的人心里到底是否是自信的呢。如果按我的判断,我会认为绝大多数人都是不自信的,只是说在他能掌控住的场面以及他认为自己对对手势均力敌的时候才会表现出自己的自信。
那现在,我们来回答下文章开头遇到的那种情况,为什么在有些对话中以及对话后依然让自己内心惶惶不平静,原因在于,自己的不自信,担心说错话,以及担心对方对自己的看法,还有就是担心收到不好的反馈,这些是表面的原因,在此,我还想再说个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曾经在相同或者类似的对话中经常被打压或者在比较关键的对话中被对方否定,让自己在内心深处对自己的产生了严重的否定倾向,导致往后的岁月中,遇到类似的情况便表现中紧张以及内心惶惶不安。如何克服这个问题,
发现问题后应该学会克服和成长,这样才有意义,敢于直面自身的问题,不逃避,勇敢的面对以及解决,这才是一个人的成长与蜕变,相信,完成了这样的成长,自己会更加自信的。让我们做一个终身学习者、成长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