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听樊登读书会中听《谢谢你迟到》,忘记和樊登对话的人是谁了,只是听到他说了一个观点,读书,你要有自己是皇帝的感觉,周围各个大家们都在为你服务。把名家高高在上的姿态让他下来,让他为你服务。说白了,读书的核心是需要换成“我”,也就是:我从中获得了什么?哪怕是一句话,哪怕是对一个简单的道理有了新的理解,或者有一个观点让我受触动,这就是我读这本书的收获。阅读的过程,我感觉也是一个沟通的过程,是自我主动的沟通,和作者的沟通,最后思考,得到收获,从而影响自己的行为。
同时,这种感觉也在听樊登老师的《可复制的领导力》中,话题:学会倾听,让你高效沟通。从这里,又听到了这个核心的问题,只是核心变成了“你”,你需要倾听的是对方,而这个听也一定不是为听而听,用心的去感受对方,你会发现对方的语言背后其实还有很多潜在话语。如果能看到对方的潜在话语,就可以让沟通变得更加高效。这一点在《非暴力沟通》中也特别的突出。只是有时候,我们自己没有认真倾听过自己,所以在诉说的时候,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的问题在哪里,而好的倾听者一定不是回避问题的,内心真实的想法,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可悲的是,工作中我们能够真实的成分仅仅在30%。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效率不高的原因吧。
没有真实的反馈,自然也就不会有效的沟通,生活中,也是如此,真实的面对老公,孩子,内心是什么感受就真实的说出来,发现和老公沟通的时候,感情更加亲密了,老公对我的理解,也让我超乎想象。甚至在特别烦躁的时候,真的就在老公面前爆粗口,老公也跟着我骂两句,然后觉得心里特别爽,哈,是不是很搞笑。我想这就是我爱老公的原因,他总是能感性的感受我的情绪,却不会给我理性的建议。这也是听樊登老师的书的时候,发现老公对我的智慧。
务实有效的沟通,我还在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