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十年不止我想。再一次坐上火车,竟然有那么一点感伤。可是貌似我的所有情感都与火车没有过相连的点。可是因为幻想过无数种关于火车的场景,所以真的走上来了,才发现,现实很现实,没有骨感可言。我尽可能的用耳机与外界隔绝,不去听隔壁大声的嚷嚷,不去看那些细节处的肮脏,只是偏头看看外面不断闪过的风景,可惜的是,我靠的不是窗。
故事并不是发生在火车上。而是我坐火车回到家,然后在学车时遇到的一个大叔。
他大概和我爸爸差不多的身高,体型以及年龄。只是他远没有我爸爸的那种急性子以及暴躁。学车的第一个上午,我们同一辆车练。因为有三个人轮流着练科二的倒车入库,所以彼此还是会帮彼此看看点。在交流中,他知道了我是一个学生,平时挤时间回家练车,于是轮到我的时候他就会跟我说,练久一点没关系,我大把时间,你时间紧。一个陌生人突然这样为自己那么着想,说真的,那个时候就觉得这个大叔人真好。当然,事实证明,他确实很好。
说到这里,想起过年的时候,约一个同学出来玩的时候她说没空,说约了一个爸爸级的朋友谈心,所以没空。那个时候我就觉得不可思议,跟爸爸级别的大叔有什么好聊的呢。现在一想,或许,真的挺好的,有这么一个大叔可以聊心。
回家的时候,本应该载我回去的教练把我推给了他,说他家离我家近,让他载我回去。我还没来得及回答,他就说,你不怕坐摩托车吹风就上车。事实上,我又一次被感动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其实是很简单的,只是在当今物质世界里面,纯洁的东西越来越少。所以真诚这个东西显得很稀罕。而他,表现得很真诚。
回去的时候,他自己一个人在前面开始说话。谈及他的大儿子,180的身高,却找了一个一米五几的外省老婆。找了老婆之后就不肯帮他做车站生意了,跑去搞房地产了;他的老婆现在做微商,卖艾贴,一个月能赚十来万,可是却没有办法照顾好小儿子的学习;二女儿跑去外省嫁了一个又穷又没能力的男人,一年也回不来一次;说到他的小儿子,我们谈论起了要怎样教育他才更恰当一点,因为他儿子开始变得内向,并且出现偏科现象。因为我本身学的是师范专业,所以帮他分析了一下并给了他一些建议,他为此很感激,于是接下来的两天的练车,他都主动提起要载我一起去回。
无论是在路上还是练车的时候,我们会谈及的话题似乎真的不受限。感觉我没有把他当成一个长辈,而他也没有把我当成一个晚辈,大家就是这样平起平坐的交谈。就是一见如故一样,好像有说不完的话题。交谈之中,发现彼此的价值观世界观真的很相似,好像就没遇到过这么一个跟自己频道那么相似的人。而这大概就是缘分。
让我难受的是,好像我已经对他的事情很清楚,而他只知道我是一个学生,却不知道我同时还是一个母亲。没有选择把自己说的太清楚是因为不想让别人对我那么惊讶。一个大学生的身份,似乎可以更好的行走。束缚太多,会很累。
初恋也算是一个大叔吧,大我12岁,只是在初恋身上的是爱情的味道,而在这个爸爸级大叔的身上,是知己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