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读一本书.刘百洋】2016-01-28-079:《谈话的力量》----------------------------------------------------------------------------
正文7.5%:提问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的技巧,通过提问问题促进交流。
思考:提问问题的方式往往也决定了你是否能和别人愉快的沟通交流,文中有一句话极好”不能得到别人积极的回应,可能是你问问题的方式有问题“,一般连问三个问题以上就会被别人排斥或者不舒服。如果别人一直用一种方式问我问题,当我只回复‘恩’‘啊’的时候,相信你应该也知道,我对此话题可能没什么兴趣。同样,当我如果意思到我问别人的问题超过她回答的数量,那我应该也要想想是否还要继续这个话题了。
这两种问问题的方式我们都耳熟能详,一般在大众场合我们会选择问封闭式问题,比如演讲、培训等;面对私交较好、能聊的来的朋友或者探讨一些问题,我们通常会选择开放式问题。
再比如刚和认识的朋友,为了缓和气氛我们一般也会采用封闭式问题进行交流。但凡事过犹不及,如果一直这样问下去,你们很难展开沟通,而且问着问着你自己就会失去兴趣。我们刚认识的人,可以采用封闭式的问题,让对方放松,拉近距离,但是缓和后或者你在对方的回答里能敏锐的捕捉到她的兴趣点,照着这个问下去,相信你们的聊天也会很愉快。也可以这么说,能否愉快的聊天不取决于聊得艺术,而是问的艺术。
学会如何问问题,在管理中尤为重要。作为管理者,一定要学会如何问问题。首先要清晰的是,我们问问题并不是要体现我们多么权威、更不是我们发泄不满的途径,而是能够准确的还原事情的渠道。所以,如果问的太急,下属可能会害怕在人性的趋势下会隐瞒一些事情,也有可能然后人心生反感而拒绝回答问题。
管理者并不是以权压人,如果单单可以用权利管理的话,那谁都可以做管理者。而且这也并不是封建社会皇权至上,也并不是一句杀无赦别人就会执行的朝代。所以,这一代的管理者应该是以效果为最先考虑因素,什么样的问法能得到我们想要的事实,这个问法就可以用。急的事情慢慢问,有的时候会问出更好的效果。
比如下属犯错,与“你为什么这么做?”“谁让你这么做的?”
我可能更偏向于这么问“你能和我说说当时做这件事的内心是什么样的想法吗?”
前两者可能有些偏向于质问,也许会让下属的压力更大从而回答不出来问题,后者更偏向于当时心里的还原,可能会更让员工放松。这样我们可能才能找到问题的关键。
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并不局限,相反很灵活。我们需要不断的实践,才会确定出何种情况适合何种问法,适合二者交替,二者兼有。这就像书中开头所讲”只看游泳的书籍并不能教会你如何游泳,我们需要锻炼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