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公有不少的读者,谈论丙公时少不了问丙公是谁。这是读者本能的好奇心:鸡蛋好吃,自然想了解那只下蛋的鸡。署名丙公的著作有四本:《衙前集》、《东北风物漫忆》、《岭外集》、《福建游记》,由香港上海书局先后出版。这四本著作都没有简介作者,难怪读者有疑。
在收藏签名书的过程中,跟丙公结缘。那时收藏签名书,无知者无畏,看着顺眼就买下来,不在乎品相,名家和升值空间。这一路走来,有切肤之痛也有意外之喜。如今买书,怕买假,怕买高,怕买多讨人嫌,怕买的书成了鸡肋,畏畏缩缩,少了风险也少了乐趣。当时虽然对丙公一无所知,胆敢买下写有“尧根兄静珺嫂二位留念 张秉新 香港 一九八零年一月三日”字样的《岭外集》和《衙前集》。从这里开始,成了丙公的读者,看到他的书就买,很快集齐四本随笔集。除了《福建游记》是即时游记外,其他三本主要是回忆类的随笔,内容庞杂,有山川风景,地方风物,生活随笔,阅读杂感,书里弥漫着浓浓的思乡情和爱国心。
我试着梳理丙公的人生,可资料难寻,只能从字里行间挑挑拣拣,拾到一些碎片。丙公原名张秉新,东北沈阳人,1913年生。中学读教会学校,1937年清华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到广东、香港,生活困顿,陈寅恪先生曾写信帮他谋港大图书馆职。香港沦陷后拖家带口到粤西乡镇教书。抗战胜利后回港,教书,当记者,读书写文,研究鲁迅,参加文学活动。《衙前集》就收了几篇与鲁迅有关的闲文,而研究鲁迅的专著署名张向天出版。
1933年离开家乡来北平读书,此后故乡难回,牵挂不止,看到家乡的信息就剪集,还是无法舒缓日积月累的思乡情。回不到现实的故乡,就回想记忆中的家乡,重温小时候生活,过一把纸上故乡的瘾,那些文字结集成《东北风物漫忆》。
丙公对地方志很有兴趣,游武夷山,住在招待所都借阅了《武夷山志》。他写地方风物,不管是东北还是岭南,信手拈来,已成风格。因为关注、熟悉,描写的事和物,简洁,清晰,生动;又旁征博引,选择诗文、笔记或考证或补充说明,增加知识和趣味。丙公是中学语文教师,贴心照顾读者,引用的材料中有生僻字会注音释义,晦涩难懂的诗文,也会解释。那些材料的运用,对读者来说,没有阅读的凝滞沉闷,而是觉得新奇,佩服作者用力甚勤,博览群书,记性好。正如《岭外集》的《杧果》篇,夫子自道:“平时对广东地方的历史文物,天时物产,风土人情也颇留心学习,遇到有关广东的志书、笔记、诗文总不放过,总要多读几遍” 。正是留心和用心成就了这四本随笔集。
丙公的文章多半先在报纸副刊发表,篇幅短小,适合慢读,随时开始随时结束,读来意犹未尽又有成就感。《岭外集》和《衙前集》的原主葛静珺女士就慢读过,留下很多阅读的痕迹,有划线,有批注,似乎还想为丙公编选集。她可能是位非常敬业的中学语文老师,一碰到好文章就下意识地想到为己所用,书里时不时出现批语“可作中学课文”、“中学生学之”、“围绕中心写文的好教材”、“中学生的好教材”。
互联网时代, 居然让我问询到有关葛老师夫妇的信息:徐尧根老是两航起义人员,机械师,一直在首都机场维修基地工作,技术精湛,为人热情开朗,不幸在多年前因浴室煤气泄露而离世;葛静珺是大家闺秀,喜爱读书,是比较严格的教师,为人热情,在2005年两航联谊会成立之后一直担任理事,积极参加两航人员活动,为弘扬两航起义爱国精神出力,2013年8月刚去世。
当时孔夫子旧书网卖了一批葛老师的藏书。最贵的有两套,一是唐人签赠给张春风,张春风转赠给葛老师夫妇的《金陵春梦》;二是罗孚赠送的叶灵凤三本《读书随笔》,葛老师在书里夹存了一张剪报(1994年8月31日新民晚报“读书乐”版面剪存‘爱书家叶灵凤’文章),在剪报的空白处写了题记:“有幸得罗孚先生赠我这套书。随之,我将张秉新先生11本书给他准备选集。”难怪这两书里很多文章题目前都标有“选”字,那些“选”字中可有罗孚先生的手笔?可惜和店家谈不拢,只买了丙公的《衙前集》、《岭外集》、《鲁迅日记书信诗稿札记》和罗孚的《香港,香港……》。葛静珺女士是丙公的学生,有丙公11本著作,收集得差不多,也花了不少心力想为先生编选集。那些书送给罗孚先生又回到了她的手中,选集怕是没编成吧?《衙前集》和《岭外集》有许多“选”字,而《鲁迅日记书信诗稿札记》一个“选”字都没有。11本中有3本在我这里,其他的书又散在何方,如今怕是找不到答案了。
从流亡到回望故乡,消逝了多少岁月。那些光阴隐藏着家国变化,爱书人的读书痕迹,游子北归的渴望。千山万水挡住了归家的脚步,却挡不住对家乡的思念。正如姜德明先生在《张向天先生的书》中所说:“他像孩子似地日夜思念着家乡,用深情的文字唱出了游子盼归的歌。如今人不在了,这歌声显得愈发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