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艺术的慰籍》,扑面而来的气息,这是我二十多年后重启绘画以来第一次强烈感受到“艺术的振动”。
从事艺术工作是讲感觉的,这种感觉不同于“致用性”,它首先不是为了某种“用”的,而是爱和美的。艺术工作,不是职业,而是从事一件事情,也可以说是爱好。艺术不是为了功利,而是一种爱与美。
在我小时候喜欢上绘画时,那还非常早,在幼儿园开始,那时候起满脑子就是画,以至于一个木纹、一个石头、一片云、一片树叶、甚至一块泥巴、一个水滴掀起的涟漪,在脑袋里都是一幅神秘绝美的图案,充满了奇妙的探索性。
但是直到到了初中,我才开始算是系统地接受绘画技术的训练,对光、色彩、立体感、透视这些东西有了初步的体会,进入到更加细致的观察、更加丰富饱满的表达的阶段。
很不幸,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这个绘画过程时便结束了,戛然而止,所以此后的二十几年,我关闭了这扇门,不再看和绘画有关的东西,甚至是和艺术有关的东西。
曾经绘画就像饭,每天都要吃,不吃不行,就算在上课在做题,我也会盯着桌子上的某个纹理,留下美好的笔触。这些美,在同学的身上、在学校的操场上、在地面上、在一个发圈儿里,在一个衣服的一个褶皱里,无处不在......
但是,我大学的专业选择了经济,当然不是我的选择,因为即使不是艺术,我也会选择考古、地质这些看起来有趣的东西,而不会选择功利主义的东西。在我看来,功利主义是摧毁美的,是冷冰冰的,没有爱和生机活泼可言的。
但是,在大学的四年中,我接触到的经济学又不同,呈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也许一个艺术脑的人,无论学什么都会带着一个艺术的角度去探索,就像一位大师所说,任何学问,学到极致都会进入艺术的境界。
是的,在《心流》里面,其实讲的就是这个东西,我们在做的过程中,忘记时间,忘记结果,浑然忘我的状态就是艺术的境界。那么你钻一道数学题,探索生命的奥秘这些理工的东西,没有艺术的境界在其中吗?当然有。
真正跟艺术相对的是功利,是用处、结果、利益。
二十几年看下来,现在学画画的孩子早已不同了,有几个孩子是真的喜欢学画画,是体会到美和爱了?更多的是在画画中体验成果,体验成功的快感,而那个结果才是重要的。来自父母、老师的夸赞,来自他人的肯定和羡慕。
我学画画的时候,没有想过职业这些,但是很多孩子,学绘画的目标是技能、特长,有几人为了爱与美?
不但是绘画,包括学习钢琴、小提琴、舞蹈这些,孩子们也许更多的是被逼迫着去做这些事,因为在他们的背后,是焦虑的家长,是整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你在社会的身份地位是以身价而非价值去衡量的。
我看到现在社会也早已不同于二十几年前的时代,艺术被作为商品进行贩卖。我们不再欣赏艺术,把它作为跟自然和美连接的通道,而是一种商品,各种拍卖行、艺术商的存在,让艺术成为颇具利润的行业,每个人都想从这里面获得什么,已经失去它纯粹的价值。
包括现在,我们看一部小说、一个电影电视剧、听一次音乐会,我们要欣赏的不是那里面传递的内容,而是看销量、流量和知名度,我们不会为艺术家传递的美与爱而产生共鸣,不会为此感到刹那间的忘我境界,哪怕只是那么一会儿,我们都会产生无比的快乐,忘记身心的烦恼。
我还看到,学术也成了商品,当然学术本身是具有价值的,但是当它成了纯粹的商品,也就失去了自身的价值,大良的学术商品在一个无形市场上流通着、贩卖着。
我们这个时代,已经成为一个商品时代,人们不再欣赏美,不再交流爱,利益当前,艺术已经失去了它自身原有的价值。
就像我打开这本《艺术的慰籍》,它第一要讲的就是如何恢复我们对艺术的真正的感知,让它发挥它本有的价值,从短期的“功利主义”中跳出来,真正和我们的内在共鸣。
是的,就像大自然,二十年后的模样也已经不同,过去在我们眼中的蓝天、白云、绿树、青山、河流、如今也成了商品,罗列在我们的身边,房间里,却鲜有人注意到周围环境的变化,因为我们的目光只关注自身,关注自己的房间够不够大,家具够不够豪华、衣服够不够时尚、车子够不够档次,却早已忽略了大自然馈赠的美、健康、爱。
很多艺术工作者,带着所谓的艺术敏感度,不断地加大对自然的利用,变成可贩卖和博人眼球的商品,最终摧毁了美。
二十几年前,绘画是我和自己的对话,是我和大自然的交流,通过笔触,表达我看到的世界。二十几年后,当我重启自己的艺术脑后,做的第一件事竟然是时时停下脚步,去看一棵树、一个草丛、一片云彩,树干的纹理,树叶的脉络,一个房子的状态,这在现代快餐节奏下,是多么奢侈而无用的事啊!
但是,那扇窗被打开了,大自然的声音以它独有的节奏,欢快地跳进来,不再是工业化的声音,嘈杂的人声,美与爱的节奏开始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