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来西亚的一个道场中,静悄悄地,居士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吃着午餐。
从台湾来的几个年轻居士显然有点不大适应这一顿简单、粗糙甚至还掺有劣质的午饭。这几个人面面相觑,强忍着把粗硬的米饭咽下去,但是面对菜碗里又丑又老的菜根,他们几个对视了一眼,苦笑了一笑,慢慢地挑起,轻轻地入嘴,尝试着一嚼,脸上立马有了异样的表情,天哪,这哪里是人可以吃的菜。对于已经习惯饫甘餍肥的味觉来说,这实在是一种非常不美的体验。这几个人本能地嘴一张,舌头一伸,嚼了一半的菜根就吐到了饭桌上。年轻的居士知道这有点不对劲,他们千里迢迢地来修行,打坐、念经、做法事是修行,吃饭睡觉也是修行,他们修行就是为了习得对物质、对世界的一种自在、朴素、接纳的态度,让心灵找到一个平静宁谧的精神田园。
收拾碗筷的义工过来了,温和的义工看见了饭桌上的菜根,有点犹豫,停顿了一下,还是笑着说:师兄,这个,是要吃掉的。年轻人的脸都红了,可是一时气盛,就嚷着说:怎么能吃得下去?你来吃一下试试,真的很难吃的。
义工为难了,但是不说话,要拿抹布将菜根扫到垃圾桶里,正在一旁跟信众谈论的净空法师看到了这一幕,他走过来说:我来吃下去。说着,不慌不忙地用筷子搛起菜根,送到嘴里,细细嚼着,慢慢咽下,把年轻居士们吐掉的菜根都吃完,净空法师笑着说:菜根的味道挺香的。
原来,春风化雨就是这样无声无息地进行的,教诲不是高声呵斥,不是耳提面命,不是谆谆告诫,教育者的方法,就是做给大家看,食人所不能食,饮人所不能饮,忍所不能忍,爱人所不能爱,行胜于言,身教优于言传,示范和榜样的力量就在于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