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的定义里将语文的性质分为工具价值性和人文性,在教育行业语文的工具性是被重视的一个性质,因为我们应试教育的制度决定了我们必须重视语文的工具性,真真实实写在试卷上的才是真,其余的再说吧。这是现在教学过程中很现实的一种现象,我没有批评应试教育的意思,只是在陈述这样的一种现实状况。
我自小就喜欢读书,各种各样的书我都视若珍宝,小学时期我有大量的闲余时间去读书,不受约束地读,想读什么读什么,但是在我上初中以后再去看这些书就被称为课外的闲书,老师千方百计的阻挠家长的不支持让我始终没能把读书这件事一直坚持下去。后来读高中了,高一高二老师还会讲一些关于生命哲学的东西,等到高三就是格式化的套答案模式。最让我不能容忍的是做阅读理解必须按“标准”答案一条一条来。就像上堂课老师放的视频中周国平先生讲的,所谓的“标准”答案作者都不知道,在写作的过程中作者未必是那样想的。
这样强行的灌输道理是教育工作者的悲哀,也是教育行业的悲哀,更是这个时代的悲哀。强硬灌输的不是道理也不是人生的思考那仅仅只是需要写到试卷上的一些字而已。
每当这个时候我都无比怀念那些能够自由自在读书的日子,虽然没 在现在的定义里将语文的性质分为工具价值性和人文性,在教育行业语文的工具性是被重视的一个性质,因为我们应试教育的制度决定了我们必须重视语文的工具性,真真实实写在试卷上的才是真,其余的再说吧。这是现在教学过程中很现实的一种现象,我没有批评应试教育的意思,只是在陈述这样的一种现实状况。
说来说去我们现在所缺的就是对语文的人文价值的重视,工具性是很重要,但是相对人文性而言我还是认为我们应该重视人文性。人文性是很庞杂的一个系统,单凭老师教肯定是教不来的,这要学生有很大的求知欲望,这个求知欲望是从哪里来的呢?就是从老师这里给的,老师作为领路人就是把学生领到知识的宝库前,让学生主动去挖掘宝藏。
为什么我觉得语文的最高价值是语文的人文价值呢?就是因为我认为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更清晰的思考生命,认识世界,发掘真理,而不是学会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