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时,老师让大家说一说自己对“赤子之心”的理解。记得我是一脸懵的,但碍于面子,硬着头皮,瞎说一通。
渐渐的,自己走过的路,见过的人,让我对这个词也有了一些理解。
朱自清的《匆匆》里写到“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回去吧。”
人们来到这个世界时,是赤裸空白的,像一片无人涉足的雪地,更像一张空白的画纸。
这画纸只待你来涂抹,这雪地只等你来喧闹。
一切都在从原点出发的那一刻。
纯净,生机,无限可能。
我想,所谓赤子之心,便当是最初那颗未经世俗玷污的本心吧。
而这是一个花花绿绿的世界,充斥着诱惑:金钱,权利,声望;掺杂着丑陋:欺瞒,暴力,邪恶。你这张画纸永远不知道,涂在身上的下一笔是什么样的油彩。
岁月不语,却将我们的棱角磨平。
就像《老男孩》里唱的,生活像一把无情刻刀,改变了我们模样。生活在用一堂堂课,教你变成这个社会喜欢的人。于是大家学乖了,变懂事了。
但是否还记得,小时候的你,声音嘹亮喊出的梦想?
青春时的你,也曾向这个世界亮出稚嫩的獠牙。
我知道,人人都在改变,我也知道这改变有多么身不由己。
但现在市侩的自己,不正是你当年讨厌的样子?
有人给这种改变冠名“成长”。
但如果成长路上,要和本来的自己走散,我宁愿不要长大。
我很喜欢那句:愿你阅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但我已然变成了油腻大叔,这句话像是如来神掌,打脸很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