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1 周二 (1)
[疑问]问为什么,不是为了逃避责任,而是为了找原因想办法来改变[疑问]
昨晚和一个朋友聊天,她哗啦啦倒了一堆苦水,诉说着生活的不如意,对自己的不满意,说起身边的谁谁都看不惯。最后神色悲愤的总结说,我知道我性格不好,很多也是我的问题,可这都是我的原生家庭造成的,我也没办法。
我的姐呀,咱都多大了。到现在遇事还不停的追问: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让我遇到?为什么谁谁那样对我?为什么我会这样?然后归因于原生家庭让我长成这样的。然后呢,就没有然后了,找到了自以为是的答案就截止了,不再有下文了。
如果我们问为什么是为了推卸或是逃避自己的责任,那还不如不问呢!
问为什么,只不过是让我们看到原因,然后根据原因想办法来行动,重点不是原因,而是做出行动,做出调整改变哦!
我不想再陪这个朋友整天玩找原因的游戏了。我决定敲敲她(学学《前半生》中贺涵的那句话,有时候对人做事就得“慈悲心肠,金刚手段”。)
我说,姐,自古及今,就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就没有不带着创伤长大的小孩儿。人人都是如此,你有原生家庭,别人也有。
可是,每个小孩儿也从出生起,都自带着强大的自我成长的生命力,和自我疗愈力。你别低估了你自己。
要是人人都拿原生家庭说事儿,那我们的父母呢?他们找谁说事儿去?父母的父母呢?!
父母给了我们八九分的爱,伤了我们一两分,我们却只记住了伤,忘了爱,只选择了怨,忘了恩,这公平不?!
朋友不说话了。
我接着“敲鼓”:天天抱怨和嫌弃,就像把垃圾装在自己口袋里,还时不时拿出来自己闻闻,好受不?这不是自找苦吃么?!
当然,我们允许自己一时放不下,接纳不了。我们允许自己有委屈,很难过。我们允许自己释放发泄情绪。
但是,我们更大的着力点在找到原因后的改变调整上哦。
原因就在那,不管你愿不愿意接受,它就在那,已发生,没法再改变了。
揪住无法改变的事实又有什么用,什么意思,什么意义呢?!
我们只有接受原因,然后向前走。能纠错的就纠错,该调整的就调整。
找原因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步伐才更有意义。
放过原生家庭吧,放下心中的抱怨和嫌弃吧。
问问自己,你还要让这件事情伤害你多久?!别人射向你的箭只有一支,已经停止。是你自己又不断射向自己第二支第三支……
对痛苦上瘾,是因为我们无意识有意识的借助痛苦来逃避成长,逃避面对,逃避责任。
只有当我们直面现实,我们才有机会改变现状。
[拳头]接受原因,放下抱怨,拾起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去前行[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