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在自己的《鹤冲天》一词中写道,“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在他看来,写诗填词的才子虽是平民,却也是公卿宰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做官又如何?不过都是浮名罢了,怎比得上喝酒唱曲叫人舒畅呢?
尽管两次名落孙山,但柳永还是写下了如此淡然处之之作,虽然他有失落和挫败感,但是这首诗给人的感觉是他如此的不在乎,不想在仕途上有所发展,而因此影响最大的便是当朝皇帝宋仁宗对他的认识。正是因为《鹤冲天》这首词,让宋仁宗在后来发榜清点时看到柳永的名字不加思索的就改变了他的命运,让他一直“填词”去。
后来的很多年,柳永只能流落于烟花酒永,只能为那些妓女填词,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对这些妓女,柳永付出的是真心,连离别之苦也是真。他说“系我一身心,负你千行泪”,他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柳永看来,他们身在底层,受尽了各种屈辱,但同样向往与子偕老的爱情,他对这些才艺俱佳的女子心生怜悯之心,称赞他们是“心性温柔,品流详端”
正是因为对妓女的理解,用他的填词之行为妓女发声,所以即使无缘见面的妓女,也对柳永心生感恩,正所谓“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柳永其名、其诗,流传范围甚广。后来当柳永去世,他的家庭一贫如洗,他的近况潦倒至极。歌女们筹集资金才让她得以安葬,他们一起为他主持了一场浓重的告别仪式,以至后来每年她们还会到他的墓地祭她。
当然,柳永有友情也有爱情,他的爱情便是谢玉英。他们之间也经历了离合之痛,彼此以为此生将以对方为唯一,只可惜在后来的生活中,俩人都有了一定的变化,好在最后过世,在陈师师的帮助下,他们终于葬成近邻。
柳永,这一生才华出众,却因为才情、才名太盛,让当朝皇帝认识他,断送了他的仕途,他远离官场,任谁也抹不平心头的疼痛。千百年前,他为他人诉衷肠,而千百年后的今天,作为后人的我,重温着他的一生,只为更靠近他,更了解他,去探寻他的悲与苦,喜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