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大萧条期,蕴藏着财富机会

如今这几年的经济状况,大家都能够切身感受到。从疫情开始到现在,经济持续低迷,在一开始人们还没当回事,觉得很快就会过去。但是到现在,时间久了,都撑不住了,大家都明显开始节衣缩食了。

底层群体担心饭碗不保,中产群体担心房贷断供,富裕阶层担心资产缩水。工厂企业难、门店难、互联网大裁员,房地产、教培、旅游业等纷纷倒下。居民收入下降,要么失业,要么降薪,购买力萎缩,但支出可一点没降。穷人消费不起,中产不愿意消费。不敢花钱,消费低迷。好的还能勉强度日。不好的,房贷断供,生活无依。一种焦虑恐慌的情绪在悄悄漫延。无论是个人还是民营企业都是在苦苦挣扎,勉强度日。大家日子一个比一个难。

经济大萧条在历史上周而复始发生,小的经济周期基本上是十几年左右一次,距离我们最近的大危机是在1929年,一场由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灾难席卷全球,从那次经济大萧条中,我们可以汲取一些宝贵的经验。美国当时的状况是,失业率高达25%,底层群体彻底失去消费能力,中产阶层不敢消费,富裕阶层资产严重缩水。

人们的收入减少后,会想方设法控制开支,社会消费降低,消费降低后,大多数企业效益变差,企业大量裁员来降低成本。人们的收入会进一步减少,消费信心受到严重的致命打击,负债将变得异常危险,收入在减少,所有人都要省吃俭用,这是一种恶性循环。

在大萧条下,经济进入到了螺旋式收缩下滑恶性循环的恐怖状态,失业人数骤增,即使没有失业的,工资也仅仅只能保证勉强活着。繁荣时代,人口大量向城市聚集,寻找财富机会。大萧条时期恰好相反,人口从城市向乡村方向倒流。在1930-1933年,在城市中生存艰难,美国人口从城市向乡村倒流,因为就业困难,所以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只能离开大城市,到乡村避难,毕竟在乡村可以自己种植粮食,可以找到更多果腹的方式。经济低迷引起的负面情绪,华尔街股市全线崩盘,不仅仅有股市的波动,喜怒哀乐皆为波动。无论是中产、无产还是企业家,无不被情绪所左右。整个社会陷入死寂,人们在失望中感到绝望。这会表现为对政策的不满,人群的矛盾以及对未知危机的恐惧和焦虑。

过去的经济危机大萧条,留给后人以警示和抹不去的阴影。现在,全球政治经济大环境及疫情和战争等多种因素影响夹击下经济状况与1929时很相似,越来越接近于大萧条了。目前产业链供应链运行严重受阻,全世界整体贸易持续低迷,各个国家都出台了数千万亿美元的经济救助措施。原油和粮食,这两个价格出现暴涨,是会带来恶性通胀。石油是大宗商品之母,是现代工业社会运行的血液,是很多产品原料来源。石油价格一涨,与之相关联的下游行业产品价格都得上涨,凡是需要运输的东西如菜、肉、水果等都得上涨。各国通货膨胀难避免。

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的框架中,目前可以说是“全球供应链中心”角色,独善其身是不现实的。经济好不好,普通老百姓往往最能切实体会。很多时候看数据的变化,不及日常生活的变化来得真实。

万物都有周期,危机是危中有机。危机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机遇。经济大萧条是一次大洗牌,也是经济换挡。有远见的人都在蓄力做着各种的准备。因为当萧条期过后,会迎来发展的风口,会有新的商业和财富逻辑。现在很多企业在裁员,但大家会发现有的企业,一边裁员一边又在招人,这其实也是一种调整准备。

还有的企业在布局“硬资产”“新赛道”新兴市场等等。不同行业的小周期不同,但都随着宏观大周期,小周期是企业自己本身经历的,大周期是经济的周期。大小周期考验的是企业家对时机的把握,周期性调整的时候就做周期性调整该做的事。周期切换,下行周期阶段反而是有准备的企业“弯道超车”的时候。真正优秀的企业都是在冬天谋划、布局,悄悄稳固基本盘,然后准备下一步。这样的企业最后能行稳致远,能走出自己的路来。

作为普通百姓,需要怎么做?普通百姓的抗风险能力弱,大多数人除了自身的劳动力外,没有其他的资本和资源。所以,首先要更多考虑的是个人和家庭的风险。第一、先保住工作,有工作就有收入,有收入就能挺住,能挺下来有希望。现在市场上稳定的好工作岗位越来越少,在没有找到更好的平台时,不要裸辞;

第二、要注重自己的现金流,现金类资产是挺过萧条的保障。这时别太管什么通胀,普通人这点钱先保生活吧,安全性是第一位的。去投资也干不赢庄家。当然,如果你有特别的资源和机会等,一定要紧紧抓住这洗牌中的机遇;

第三、降低负债,别轻易加杠杆;第四、合理节流,不超前消费透支消费;第五,修炼和提升自己的内功,多读书学习多思考,养精蓄锐,积蓄力量。同时可以多去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无论环境如何都能让自己获益匪浅;

第六、注意安全,在外不要和他人发生冲突。经济大萧条很多人被生活逼得戾气很重,一言不合就可能成为危险爆发的导火索。尤其对于辛苦的底层人员,要客客气气,恭恭敬敬。直接远离社会游荡闲杂之人,如发生冲突要学会认怂,不与烂人纠缠,快速远离,你的时间比他们值钱。保持平和心态,过好自己的生活;

第七、关注相关政策导向和产业发展动向等。机会在哪里?看看流动性灌向哪里,看看政策导向等等。危机过后,才能抓住更多的机会点。一旦经济好转,收入就会上升,就怕在困难时期,你撑不下去倒下了,那以后反转就和你没关系了。

经济周期,周而复始。历史不断重复,然而又不是简单重复,真正需要去掌握的并非历史上的那些事,而是背后的逻辑。在危机面前,对有准备的人来说就是“机”,对没有准备的人就是“危”。

纵观历史,危机具有强烈的社会财富再分配效应。历史上每次的经济大萧条洗牌中都蕴藏着财富机会,而这种机会有准备的人才能抓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