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今天在洛阳还是郑州,
我还是会选择洛阳。
天寒地冻,长途跋涉——相比于去家门口的公园。
但特别地开心。
没有攻略,
所以眼前出现“周公营造洛邑”雕塑时,
有初见的惊喜。周公一指,洛阳城起。
他哥周武王在获嘉同盟山也有雕塑,准备拔刀式。
见他哥很偶然,去获嘉送传票。
他哥去后,周公摄政:
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候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
几千年后,人们在此跳广场舞——元圣此心甚慰。
我们一行人到一座“塔”下与洛阳舞友会合。
我以为是塔,真相——是放大10倍的酒壶——何尊,
1963年出土,1975进京展览,去锈时发现底部有铭文,
122字,铭文记载了周成王营建洛邑的重要历史事件,其中“宅兹中国”一句最为有名,是“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
另一详说:
“1963 年的 8 月,陕西宝鸡市东北有个贾村,贾村有个陈姓人家,屋后有个丈来高的土崖,雨后土崖有塌。陈家恐怕崖上面塌下来砸着人,就搭了个梯子挖上面,就有土块落下来。没想到落下的大土块里包着个铜器,陈家就把它摆到楼上盛粮食了。这当然是最现实的用法了。到了1965 年的 8 月,这时正是全国闹四清运动的时候,陈家钱紧,就把这个铜器连同其他废铜烂铁,一麻袋扛去宝鸡的废品收购站,卖了三十块钱。
这在当时是一笔大钱,相当于一个技术员的一个月的工资,可见这个铜器斤量儿不轻。到了 9 月,宝鸡市博物馆有个干部佟太放,来这家废品收购站,站里说最近收了个青铜器,老佟一看就断为周代的,回去报告了馆长吴增昆,吴馆长马上派保管部主任王永光看看,随即三十元买下,这个青铜器就归了宝鸡市博物馆(今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绝的是,到了 1975 年,这个青铜器要去日本参加一个中国青铜器展。出国前,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先生觉得这么大个尊,应该有铭文吧,就伸手到尊里摸它的底,觉得有,就叫人清理。清理之后,果然有铭文。拓出来一看,有一百二十二个字,一个叫“何”的宗族小子记载了周成王营建洛邑王城的事,于是命名为“何尊”。
事情大了,何尊也就不去日本参加展览了。后来的事情更大,铭文中含有“宅兹中国”,成为文字记录“中国”的最早证据。宝鸡博物馆说这是我们镇馆之宝啊,马承源先生说哪里啊,这是镇国之宝!”
……
大家就在呼唤灵鸟的尊下跳舞,这里就是“中国”。
同行的有位老大,他自称是全中国都跳遍了。
想来跳新疆舞的都有一个狂放的爱好:和不同的人跳舞,找不同的感觉。
感觉总体来说,三种:合拍,有感觉;没感觉;感觉不妙;
有的人,如果还会见,但被列入永不对跳黑名单。
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我反而象主人一样,想和谁跳,就跑过去行礼邀请。
——不过,限对方是女性。
也有人介绍,他是新疆人,跳一曲吧。
今天感觉和那位新疆人对跳,比较合拍。
他各方面都恰到好处,表情,技艺。
我知道有一个女的,那表情实在吓人,但她可能还自认为无比勾人的美。
我实在害怕我和她一样——没准儿还真有些神似——所以表情管理很重要。
我觉得教过我的金沙老师和张老师的表情都特别正:美而不妖。
……何尊的台阶上坐了一位老人,说不上来他是什么身份,比流浪汉干净整齐,
但他在那样寒冷的天气里,将何尊当他家的厨房兼客厅,又有些流浪的味道。
他脸团团的,笑眯眯的,和善。我从包里找了一块奶芙给他,他欣然接受。
我说,您也来跳舞吧。
他不。
他明明就在舞场中央,却和跳舞的人隔着汪洋大海一样。
上午精力充沛,跳到周团说,下午还有一场呐,走。
一路上,想起一首哥:我的草原我的马,我想咋耍就咋耍。
舞之一道,我不属于任何人,任何人不属于我,象风一样自由。
中午吃饭,
想来只有在天津狗不理排过队,站在人家桌前,看人家吃,
——啥时吃完,啥时就座,店家才给上包子。
前有狗不理,今有洛阳牛肉汤。
屋里根本坐不下,
屋外排着长队,
屋外大冷天的,地摊支着,坐满了人。
好在牛肉汤做起来快。
一边排队,
一边看摊上坐着的人都吃的什么。
有一种象牛舌头的饼,看着好好吃。
原来叫梅菜肉饼。
夫妻俩热火朝天地做着饼,
脸蛋象苹果一般的小女儿,负责收银发饼。
我先买了一只肉饼,
在屋里到处问:这里有人吗?
有,有,有……
终于有一桌人说,我们要走了,你坐这里吧。
我将饼放桌上,再去排队取牛肉汤,担心服务员将我的饼给收了。
服务员有常识,我端着牛肉汤回来,饼还在。
一抬头,妈呀,喝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会儿,有人就象我刚才一样,问,有人吗?
我说,没有,坐吧。
一女子带着一个可爱撒娇的小男孩,
攀谈了几句,
他们来自郑州,专门来喝牛肉汤的。
郑州家里留了一位姐姐做作业,
我说,儿女双全,有福气。
那女子立即要我吃她们点的大骨头。
——可想而知,美言是多么让人开心。
还有一桌,也来自郑州,看朋友兼喝牛肉汤。
那牛肉汤里牛肉片可敦厚——我要的是十五元的,
让我知道排队的人倒也不是因为它是非遗,而是它实在。
那一碗汤下去,肺得劲,筋骨得劲,可以风风火火去闯九州了。
吃罢,我又去排队买肉饼,给家里人捎几个回去尝尝。
那小姑娘记着谁付了钱谁还没得到饼,顺序,
——主要是顺序。
就见她小脸好严肃,面对顾客的问题,做出思考的样子,好可爱呀。
我一边瞅着“大部队”,
一边排队。
和她也攀谈两句:
这是对你家的赞赏啊,络绎不绝摩肩接踵的人。
小姑娘只是元旦放假才来店里干活的,
她秒懂“络绎不绝摩肩接踵”,开心地笑了。
我说,车要开了。
小姑娘就把四只饼递到手上了。
……下一站,
河洛古城。
我先去逛了一会儿那古色古香的街。
大多部商铺关着门。
有一家叫小小玉的开着门,
有一只猫冲我喵喵叫,
那十足是只招财猫,
本来我只是看看,
但它一叫,
我就过去摸摸它,
它象暖手宝一样,并且冷不丁还亲了我的手一下。
我开始认真地看它家的货品,以期有钟意的可以买下,以不辜负猫猫亲我一下。
看店的又是一位小姑娘,
她一边做作业,一边看店。
小姑娘和猫,实在是让人内心柔软。
她家的宝贝不由分说跟我回家。
看见河洛古城壮丽的牌坊(是叫这吧?)
看见河出图洛出书——多么神秘。
旅游团队里有一位老师虽不跳舞,但总是随大家出行,负责拍视频拍照片,
遇见他,他给拍了照片和视频。
那边广场上,已听见震天响的新疆舞音乐。
第二轮狂欢开始。
在美丽的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