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沟通是个难题】
我有个朋友叫Summer,之前交了一个ABC(美籍华裔)男朋友。有一次男朋友生病,Summer专门请了假,买了材料,回家给他煮粥。
手忙脚乱地熬煮,在床头小心翼翼地喂他吃粥,让他躺下好好睡一觉。醒来后,没想到的是,男朋友跟Summer说:
“Summer,我今天很伤心”
怎么了?
“因为今天我生病了,你不但不给我吃肉,还让我喝粥。”
啊?估计大多数人听了都是下面这个表情。
是不是有点啼笑皆非,但是,他说这话,是100%认真的。
因为在他的文化里,生病真的该增强抵抗力吃肉,而不是像我们这样考虑好消化而喝粥。
宝宝心里苦;
宝宝心里苦;
宝宝心里苦;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说真的,两个人从陌生到相识,从相识到情侣,本该已经跨越过重重障碍,以为互相了解彼此了,还是有时候会有这种无力感。更何况是我们在这茫茫人海中的你我他?
【跨出我们的舒适圈,承认我们不一样】
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不一样。不一样不一定会带来不适,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一样。但是是跨文化这种不一样带来的不确定性,给我们一种深深的不知所措。这种无措,让我们觉得不舒服,因为他超出了我们的舒适圈。
怎么办?今天这个全球化的社会,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跟我们在不同文化背景中长大的人。
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可以把“不确定性”转化成相对确定性的工具,叫做霍夫斯塔德文化尺度。
“吉尔特霍夫斯塔德是荷兰的心理学家,从1967到1973年,他在IBM进行了一项大规模的文化价值观调查。他的团队对IBM公司的各国员工先后进行了两轮问卷调查,用二十几种不同语言在72个国家里发放了116000多份调查问卷并回收了答案。调查和分析的重点是各国员工在价值观上表现出来的国别差异。1980年霍夫斯泰德出版了《文化的影响力:价值、行为、体制和组织的跨国比较》,后又采纳了彭麦克等学者对他的理论的补充,总结出衡量价值观的六个维度”:
下面是Wiki对每个维度的解释:
https://wiki.mbalib.com/wiki/Hofstede%E7%9A%84%E4%BA%94%E4%B
(一)权力距离(PowerDistance)指某一社会中地位低的人对于权力在社会或组织中不平等分配的接受程度。各个国家由于对权力的理解不同,在这个维度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欧美人不是很看重权力,他们更注重个人能力。而亚洲国家由于体制的关系,注重权力的约束力。
(二)不确定性的规避(UncertaintyAvoidance)指一个社会受到不确定的事件和非常规的环境威胁时是否通过正式的渠道来避免和控制不确定性。回避程度高的文化比较重视权威、地位、资历、年龄等,并试图以提供较大的职业安全,建立更正式的规则,不容忍偏激观点和行为,相信绝对知识和专家评定等手段来避免这些情景。回避程度低的文化对于反常的行为和意见比较宽容,规章制度少,在哲学、宗教方面他们容许各种不同的主张同时存在。
(三)个人主义/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 versus Collectivism)维度是衡量某一社会总体是关注个人的利益还是关注集体的利益。个人主义倾向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松散的,人们倾向于关心自己及小家庭;而具有集体主义倾向的社会则注重族群内关系,关心大家庭,牢固的族群关系可以给人们持续的保护,而个人则必须对族群绝对忠诚。
(四)男性化与女性化(Masculinity versus Femininity)维度主要看某一社会代表男性的品质如竞争性、独断性更多,还是代表女性的品质如谦虚、关爱他人更多,以及对男性和女性职能的界定。男性度指数(MDI:MasculinityDimensionIndex)的数值越大,说明该社会的男性化倾向越明显,男性气质越突出;反之,则说明该社会的女性气质突出。
(五)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Long-term versus Short-term)维度指的是某一文化中的成员对延迟其物质、情感、社会需求的满足所能接受的程度。这一维度显示有道德的生活在多大程度上是值得追求的,而不需要任何宗教来证明其合理性。长期取向指数与各国经济增长有着很强的关系。20世纪后期东亚经济突飞猛进,学者们认为长期取向是促进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
(六)自身放纵与约束(Indulgence versus Restraint)维度指的是某一社会对人基本需求与享受生活享乐欲望的允许程度。Indulgence(自身放纵)的数值越大,说明该社会整体对自身约束力不大,社会对任自放纵的允许度越大,人们越不约束自身。-此为最新添加的维度。
这样说可能比较抽象,我们来举个例:
下面这有3个国家的文化维度,大家可以猜一猜都是哪三个国家(图片下公布答案)?
猜对了吗?
蓝色是中国,紫色是日本,绿色是美国。
印象比较深的是之前在美国校园里面对面走过,美国同学会很热情地打招呼“How are you doing today?”, 然后似乎你的回答并不重要般,他会走过去。是不是有点纳闷?这大概是一个个人主义的表达形式吧。
再比如日本很多公司在雇人的时候签的都是终身合同,这种对不确定性的避免,跟中国非常相反。
这个模型列出来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文化对比,有兴趣的话可以做一个参考。
一旦我们解决了这种不确定性,从本质上是扩大了我们自己的边界,增加了自己在这个世界的可能。
不确定性解决了,或者说可以坦然接受了。那接下来,如果增加这种跨文化沟通的有效性呢?这里介绍“两个原则”,其实适用于所有沟通。
【55,38,7原则】
这是一个经典的第一印象原则。一般两个人见面,在1分钟左右,其实对方对你的第一印象就已经形成了,包括对你的所有大致判断。而在这一分钟里,有55%的第一印象都是由你的apperance(外表)带来的;38%是由语音和语调,只有7%是来源于你真正沟通的内容。
所以如果我们想提高沟通的效率(其实这不仅仅适用于跨文化),那是不是应该让我们的外表和语音语调符合当下场景的角色设定?这样在双方的沟通中都会非常有效。比如你知道你对面做的是一个律师,医生或者老师。
【1/3原则】
什么样的沟通形式最有效呢?
答案是1/3听,1/3说,1/3问。
有时候遇到特别外向的人,很喜欢表达,一个小时里说了55分钟,他能确定对方听进去了吗?理解了吗?不知道,因为他没有时间跟接收方做确认。这个在平时的闺蜜沟通中是可以的,因为闺蜜沟通很多时候的目的是舒缓情绪,不是效率。但是在日常沟通特别是工作中,真的得克制。
有时候遇到比较内向的人,就更不能理解他的想法了,只能通过主动聆听和问。昨天看了一个视频,说年轻的时候窦唯开记者招待会,全程只说了二个字。遇到这个有个性的主,估计只能做选择题了吧。
【总结】
总的来说,跨文化沟通难在它是一种不确定性。而真正能够解决这种不确定性的方法是
1. 坦然接受它
2. 从自己这个确定性出发,帮助对方利用“55387”和“1/3”原则好好沟通,提高沟通效率
其实,我们刚刚聊得很多的是跨文化;今天这个社会,每个人都是在复杂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与每个人的沟通又何处不是跨文化呢?用一颗开放的❤️,来探寻这个世界的多样化,扩宽自己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