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南师《老子他说》,至“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一节,不禁为中唐一位职场达人郭子仪拍案叫好,百度之,更惊为天人。于是梦回唐朝,试偷师一二。
郭子仪何许人也?档案有曰:
姓名:郭子仪,别名郭令公、郭汾阳
民族:汉
出生地: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
生卒:697 -781
学历:武举人
职业:政治家、军事家
官职:太尉、中书令、关内副元帅
爵位:代国公→汾阳郡王
追赠:太师
谥号:忠武
主要经历:屡黜屡起
主要成就:平定安史之乱,两次收复两京(长安、洛阳),抵御吐蕃入侵
这里还看不出啥,猛料在此:
初复长安,老板唐肃宗亲自劳军灞上,对他说:“国家再造,卿力也。”这是何等高的评价!
大历十四年(779年),被新老板唐德宗尊为“尚父”。这称呼熟悉吧,周武王就这样喊过姜太公,等于是认干爹、认老师。
老板中的“战斗机”康熙帝评价:“自汉唐以来之勋臣,功名最盛而福祚克全者以郭子仪为首称。”
史载他年八十五而终。他所提拔的部下幕府中,有六十多人,后来皆为将相。八子七婿,皆贵显于当代。唐史臣裴垍称他:“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世而上不疑,侈穷人欲而议者不之贬。”
什么意思?就是说,他大权在握,而同事们都心服口服。功劳大得除了让他当天子外,皇帝都想不出有什么东西可以赏赐他了,但也对他没起半点疑心。吃饱了,喝足了,他还享尽了人间的乐趣,而知道的人都不觉得这样太过分。能得这个评价,他算是古今以来第一人!
所以南怀谨老师说:“研究郭子仪的一生,那的确漂亮极了,他对人事的处理,那是高明到极点,恐怕二十五史里找不出第二个人。”
不用再说了,心都痒痒了吧。快瞧瞧他到底高明在哪?
一、厚积薄发
郭子仪在安史之乱之前的经历一句话就能概括:“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一直未受重用。”细品这句话,至少有三层含义值得玩味。
第一点,郭子仪是武进士出身,是经过考选录取的,可以说是正规班毕业的,基础非常扎实。记住关键词,基础,基础非常扎实。
第二点,即使科班毕业基础扎实,安史之乱以前,他一直未受重用,只一点一点爬到太原太守这个位置。看看安史之乱的时间,755年,大吃一惊!为什么?郭子仪是697年出生,安史之乱是755年,也就是说59岁之前,他始终默默无闻!一直在积累,一直在等待!59岁呀!都快退休的年龄了!这得有多么大的耐心,得走过什么样的心路历程!掩卷长思,对于郭子仪,我们很多人也许只看到了他后26年浓墨重彩的人生,殊不知,所有这些成就的根基都是在59岁之前打下的,或者说,他等了59年,才终于等到属于他的时代。与此相比,我们很多的所谓等待所谓忍耐……不足挂齿吧
第三点,即使“一直未受重用”,但他始终忠心不改,不忘初心。何以见得?
二、见危致命
所谓“见危致命”,就是看到国家社会艰难的时候,勇敢站出来,即使把这条命赔进去,也不避危难。这才是大忠大勇啊!回看郭子仪的后26年,他身处的大唐王朝用“破屋更遭连夜雨,漏船更遇打头风”来形容再形象不过。那真是内忧外患,连绵不断啊,安禄山反,史思明反,仆固怀恩勾结回纥、吐蕃反反,回纥、吐蕃再联合入侵,没有多长时间消停过,任你是再强的老板,也不免焦头烂额。所谓“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就在老板急需人挺身而出的时候,每一次,郭子仪都站将出来,勇挺危局。这里不表他安史之乱中的担当作为,单骑退回纥一节就很能说明问题。
话说到了唐代宗时,又同唐明皇一样,天下大乱,在叛兵快要打到长安的时候,皇帝下命令叫郭子仪出来,他立刻就出来,一个部队都没有,只有身边四五十个老弱残兵,而叛军的部队有十万之多。这怎么打?勉勉强强把没有经过训练的后备兵凑了五千人,去抗拒敌人十万大军。到了前方一看,他跟儿子讲这不能打。那怎么办呢?他说我一个人去!就骑上了马;第三个儿子也当司令官的,他说爸爸你不能去,那多危险,把他的马拉住。他拿起马鞭,把儿子手一鞭打开,你滚开,我告诉你,打也败,不打也败,只有我一个人去,死也只死我一个人,你们还有办法;如果一打,我们父子统统没有了。
结果他一个人驰奔到前线,一边喊道郭令公来了!敌人说那个郭大元帅早死了。他把军帽拿下,满头白发,把身上的衣服都解开,手上的武器丢下来,大家一看果然是他,敌人就都向他敬礼了。令公啊!大家都说你死了,所以我们造反,不好意思了。后面还有部队来吗?郭子仪说没有部队,就我一个人来。此时他儿子也带了几百人过来,他回头看见,手一挥,你们滚回去!他一个人把敌人将领的手一拉,然后几句话给他一讲,就不打仗了。
他讲了什么呢?百度上都有,这里不细述,只轻生问一句,客官,如果在什么资源都没有的情况下,老板突然让你干一件非常难又危及生命的事,你会干吗?人家郭子仪可是每次都二话不说,挺身而出。这样的忠勇,哪个老板不喜欢呢!哦对了,现在形容这一点有个新词,叫担当。
三、舍之则藏
前面我们讲郭子仪是“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世而上不疑”,那是最后的结果,在郭子仪的人生历程中,不管是同事的羡慕嫉妒恨,还是老板的怀疑猜忌,他可都没少遭遇。
第一次收复长安之后,虽然战乱还未平靖,唐肃宗怕郭子仪功劳太大难以驾驭,便不立元帅,而派出太监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使来监军。不得不重立元帅后,又因鱼朝恩忌妒密告,而诏郭子仪交卸兵权回归京师。接着,史思明再陷河洛,西戎又逼据首都,肃宗又启用郭子仪。但肃宗死后,唐代宗又因亲信谗言,暗忌宿将功大难制,罢免了郭子仪的一切兵权职务,只派他监督修造肃宗坟墓。叛乱再起后又匆匆忙忙拜郭子仪为关内副元帅,坐镇咸阳。细数一数,可谓是四起三落,而郭子仪呢,朝廷需要他时,接到命令不顾一切马上行动。上面怀疑他要罢免他时,也是不顾一切,马上就回家吃老米饭。所以郭子仪是真正做到了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也正因如此,他才能屡黜屡起,老板不能不用他。这样的作为,是不是正是合于老子的“冲而用之或不盈”的大经大法呢?
这里有个小插曲不得不提,代宗命他督造先王陵墓的时候,除了干好本职,郭子仪还干了一件事,他把肃宗当时所赐给他的诏书敕命千余篇包括密诏,统统缴还上去。这种作为,让他的老板代宗也有所感悟,心生惭愧,最后自诏说:“朕不德,治大臣忧,朕甚自愧,自今公毋疑。”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现在想起来 ,后者比前者更考验人。郭子仪能够顺势而为,并用坦荡表达忠心,体现的正是他的大智慧。
四、大肚能容
还不得不提前面出现的反面人物太监鱼朝恩,这个家伙不仅用各种花样来整他,还暗地派人做了一件令人咋舌的事,把郭子仪的祖坟挖了!到了郭子仪回朝,朝野人士都恐怕要掀起一场大风暴,代宗也为了这件事,特别吊唁慰问。郭子仪却哭着说:我在外面带兵打仗,士兵们破坏别人的坟墓,也无法完全照顾得到,现在我父亲的坟墓被人挖了,这是报应,不必怪人。
故事还没完,鱼朝恩看郭子仪这么大度,也心生惭愧,便邀请他同游章敬寺,表示尊敬和友好。这个时候宰相元载怕鱼朝恩拉拢郭子仪于自己不利,就派人秘告郭子仪,说鱼朝恩的邀请,是对他有大不利的企图,要想谋杀他。郭子仪的门下将士,听到这个消息,极力主张要带一批武装卫队去赴约。郭子仪却毅然决定不听这些谣传,只带了几个必要的家僮,很轻松地去赴会。他对部将们说:“我是国家的大臣,他没有皇帝的命令,怎么敢来害我。假使受皇帝的密令要对付我,你们怎么可以反抗呢?”
就这样他到了章敬寺,鱼朝恩看见他带来的几个家僮们戒备性的神情,就非常奇怪地问他有什么事。于是郭子仪老老实实告诉他外面有这样的谣传,所以我只带了八个老家人来,如果真有其事,免得你动手时,还要煞费苦心地布置一番。他这样的坦然说明,感动得鱼朝恩掉下了眼泪说:“非公长者,能无疑乎!”如果不是郭令公你这样长厚待人的大好人,这种谣言,实在叫人不能不起疑心的。
一个人能大度至此,着实令人惊叹。细思郭子仪关于祖坟被挖的一番言语,非通达至极之人不能发出。所以豁达大度来自对生命对宇宙的透彻理解。什么事都想明白了,肚量自然就大了。
五、小心谨慎
人说小心驶得万年船。郭子仪虽然是一名武将打杀一生,却可以做这句话最生动的注解。具体在三个故事上可见一斑。
第一个故事是恳辞尚书令
话说因郭子仪平叛有功,唐代宗便任命郭子为尚书令,但郭子仪恳辞不受。代宗又命五百骑兵持戟护卫,催促他到官署就职。郭子仪仍不肯接受任命,他说:“太宗皇帝曾任此职,因此历代皇帝都不任命,皇太子任雍王,平定关东,才授此官,怎能偏爱我,违背重要规定。而且平叛以后,冒领赏赐的人很多,甚至一人兼任几职,贪图升官不顾廉耻。现在叛贼基本平定,正是端正法纪审查官员的时机,应从我开始。”代宗无奈,只得应允,并将他辞谢的事迹交给史官,记入国史。在这么大的官位面前心怀大局、保持清醒,郭子仪,厉害!
第二个故事是囚子请罪
说唐代宗把女儿升平公主嫁给了郭子仪的儿子郭暧。小两口平时处的不错,但公主嘛,难免有一点公主脾气。有这么一天,郭暧在和升平公主发生口角时就忍不住了,就骂公主道:“你仗着父亲是皇帝吗?我父亲不稀罕当皇帝!”公主生气了,马上回宫去报告唐代宗。郭子仪听了儿子的报告,也吓坏了,知道这件事可不得了,马上把儿子绑起来送到宫中去。唐代宗自然先听到了公主的报告,说郭子仪他们意图造反,唐代宗安慰了女儿一番,要她先在宫里休息。见亲家把女婿绑进宫来,不但不生气追究,反而问老亲家好好把个儿子绑进宫来是为了什么?郭子仪报告并论罪一番,唐代宗对郭子仪说,他们小俩口吵架是年轻人的常事,你去管他干嘛呢?“不痴不聋,不做阿姑阿翁。”郭子仪回来后,将郭暧杖打数十。这个故事后来也编成了平剧及其他地方戏,名字叫醉打金枝。这个事郭暧做得确实不对,唐代宗和郭子仪做得确实漂亮。细想,倘若不是郭子仪处理得当及时,唐代宗也足够聪明,说不定会是什么结果呢?
第三个故事是小心待小人
这是讲在郭子仪的晚年的时候,他退休家居,忘情声色来排遣岁月。那个时候,后来在唐史《奸臣传》上出现的宰相卢杞,还未成名。有一天,卢杞来拜访他,他正被一班家里所养的歌伎们包围,正在得意地欣赏玩乐。一听到卢杞来了,马上命令所有女眷,包括歌伎,一律退到大会客室的屏风后面去,一个也不准出来见客。他单独和卢杞谈了很久,等到客人走了,家眷们问他:“你平日接见客人,都不避讳我们在场,谈谈笑笑,为什么今天接见一个书生却要这样的慎重。”郭子仪说:“你们不知道,卢杞这个人,很有才干,但他心胸狭窄,睚眦必报。长相又不好看,半边脸是青的,好像庙里的鬼怪。你们女人们最爱笑,没有事也笑一笑。如果看见卢杞的半边蓝脸,一定要笑,他就会记恨在心,一旦得志,你们和我的儿孙,就没有一个活得成了!”不久卢杞果然作了宰相,凡是过去有人看不起他,得罪过他的,一律不能免掉杀身抄家的冤报。只有对郭子仪的全家,即使稍稍有些不合法的事情,他还是曲予保全,认为郭令公非常重视他,大有知遇感恩之意。
这就是职场达人郭子仪!
所谓人生赢家,自有妙法。不知亲看后有感悟没?我生性愚钝,没别的办法,就得常看多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