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碑古镇坐落于重庆市北碚区北温泉镇境内的缙云山下嘉陵江畔,离北碚城区大约有5公里。这里原是古渝州最偏远的山村,早在清朝康熙年间,缙云山南坡的小煤窑星罗棋布,煤炭业日益兴旺,煤炭必经过金刚碑嘉陵江出口,运销外地,于是形成产煤、运煤、销煤的水陆码头和中转站。
一些为了生存的农民,到缙云山运煤,在金刚碑建房而居,到清同治年间,金刚碑日渐繁华,米行、油行、酒坊、茶馆、客栈、铁匠铺,遍布金刚碑,多达几百家。运煤队伍也形成了骡子帮、船帮、马帮、人力帮。船主、帮主、煤炭商、力夫就在金刚碑溪河两岸半山腰,建起一座座穿斗青瓦房,简朴适用,一楼一底的石头墙、土墙、竹木夹壁墙的老房子,用石灰粉刷,依崖而建,独具巴渝特色。用青石板铺成宽2米、长500余米的青石板街道,两旁的青瓦房随蜿蜒曲折的山势延伸。
到民国时期,形成了姚家院子、熊家院子、郑家院子几家较大的民居建筑群。“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就是其繁荣写照。极盛时期,沿街河两岸有商店、货栈千余家,煤窑沿山排开,挑夫摩肩接踵,江岸帆樯如林,生意一派兴隆。
这里彰显了“一条石板路,千年金刚碑”鲜明的历史和地域特色。之所以得名“金刚碑”源于佛祖释迦牟尼的大弟子迦叶尊者到缙云山建寺之时,有金刚力士前来助力,曾遗漏了块巨石在此,当地人俗称为“立石子”。那巨石有七米多高,二米多厚,状似一碑,直深入嘉陵江。唐人曾题刻“金刚”二字,故而当地人改名为“金刚碑”。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迁到重庆作陪都,一大批著名经济实业家、史学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寓居金刚碑,名人云集,人文荟萃,热闹非凡,仿如集镇,把金刚碑的繁荣推向了顶峰。
书法家谢无量,大学者孙伏园、陈子展、吴宓等众多文化名人炒热了金刚碑。教育家梁漱冥还在金刚碑兴办了“勉仁书院”。国民政府抗战时期的统计局迁往金刚碑。曾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的翁文灏也曾寓居金刚碑,当时的中国石油大王孙越崎,还在金刚碑创建了“中福公司”,现存有几幢二楼一底的住宅楼,是其见证。民国时期的金刚碑,酒幡招展,人气兴旺,注入了大量人文元素,成为嘉陵江边的“小北碚”。
好啦,不用疑惑,以上百度再经由我加工而成。
但以上的盛景都已不在,目前有的就是被草,藤蔓覆盖的房子。这里原本是要开发成一个旅游景点,但不知为何,几乎所有的人都搬迁了,这里却被闲置了。我去的时候,整个街上就零星2,3家茶馆,有几户住家的人(其实我也不太确定是不是住家的,但我确实看见他们在这里做饭了。)
喜欢呆在江边被水冲刷过的石头上走来走去,还能看见远处的灯塔,岸边的芦苇丛。
天好还有带着帐篷,食物来江边野餐的人,来写生的人。约上三五好友,在这里消磨一个下午,也是很惬意的事啊。
江边画水彩画的
我猜这个是以前码头为了插锚,纤夫拉大货船为了增强摩擦力挖的,纯属本人想象,有专业的懂得可以给我解答一下。
这应该叫灯塔吧,要是不是我就把它吞了
江上还有从这岸到对岸的天线,还有这个是茅草吧?感觉好像不是芦苇哦。帐篷的脑袋,远处野餐的人群。
难得看得到这么正经的名字!
这张我拍的剪影,哈哈
隐在半山腰的长了草的楼房,这幢楼房是这个村子最顶级的房子了。
这块废旧的真的我有点怕怕的,看到那个标语,莫名想到贞子,阴影。
就喜欢这破旧的感觉
这里拍过什么戏,名字我忘了,在这幢建筑上有写,名字貌似还挺好听。
这个吧,就单纯的看见它又嫩又绿,想“宠幸”它一下。
第一次看见那么大一排排的电表
这里一大堆在画吊脚楼的,素描派还是工笔画啊,反正我不懂
这房子真酷
好怀旧的灯啊
烂到没“脸”的石凳子
仅存的几家茶馆之一,看见茶馆就想进。
偏远别墅,高配
吊脚楼
客栈,粮店。老板,来十斤米。老板,给我一间房。
房子,这真的是房子。
那条主街道
在我准备离开这里的时候,看见了一个阿姨。是以前村里的居民,拉着我唠嗑。从跟她对话我知道了,这里被拆迁之后,人几乎都走了。但她还住在这里,她的家很破很破,甚至有地方是用透明薄膜搭在上面。而且已经断了电。她平时都是点的煤油灯。在那里养了几只鸡,我遇到她的时候她正准备去山上弄点柴火。
我问她为什么不跟其他的人一块离开这里呢?政府应该是有补助的吧。她没有回答我,就跟我讲了她自己的经历,但大多我都忘记了。我就记得,她原本是别的村子的人,嫁到金刚碑的。
也许,她是不愿意离开这片生活了几十年的土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