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长志
来书云:“闻语学者,乃谓‘即物穷理①’之说亦是玩物丧志,又取其‘厌繁就约②’‘涵养本原③’数说标示学者,指为晚年定论,此亦恐非。”
① 朱熹《大学章句》补《格物致知传》:“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② 朱熹《与刘子澄书》:“近觉向来为学,实有向外浮泛之弊,不惟自误,而误人亦不少。方别寻得一头绪,似差简约端的,始知文字言语之外,真别有用心处,恨未得面论也。”
③ 朱熹《答吕子约书》:“文字虽不可废,然涵养本原而察于天理人欲之判,此是日用动静之间,不可顷刻间断底事。若于此处见得分明,自然不到得流入世俗功利权谋里去矣。”
顾东桥先生来信说,听说阳明先生对朱熹先生做了两件事:第一,说朱子的“即物穷理”就是“玩物丧志”;第二,把朱子晚年关于“厌繁就约”和“涵养本原”等书信汇编成集,展示给求学的人看,说朱子认为自己年轻时候说的不对,晚年说的东西才是对的。这么做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厌繁就约”出自朱熹《与刘子澄书》,原文:“近觉向来为学,实有向外浮泛之弊,不惟自误,而误人亦不少。方别寻得一头绪,似差简约端的,始知文字言语之外,真别有用心处,恨未得面论也。”“厌繁就约”即厌恶外求之繁杂,回归内求的简易功夫。
“涵养本原”出自朱熹《答吕子约书》,原文“文字虽不可废,然涵养本原而察于天理人欲之判,此是日用动静之间,不可顷刻间断底事。若于此处见得分明,自然不到得流入世俗功利权谋里去矣。”“涵养本原”即存养本心的功夫。
朱子所谓格物云者,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即物穷理是就事事物物上求其所谓定理者也,是以吾心而求理于事事物物之中,析心与理为二矣。夫求理于事事物物者,如求孝之理于其亲之谓也。求孝之理于其亲,则孝之理其果在于吾之心邪?抑果在于亲之身邪?假而果在于亲之身,则亲没之后,吾心遂无孝之理欤?见孺子之入井,必有恻隐之理,是恻隐之理果在于孺子之身欤,抑在于吾心之良知欤?其或不可以从之于井欤,其或可以手而援之欤①?是皆所谓理也。是果在于孺子之身欤,抑果出于吾心之良知欤?以是例之,万事万物之理莫不皆然,是可以知析心与理为二之非矣。夫析心与理而为二,此告于义外之说,孟子之所深辟也。“务外遗内,博而寡要”,吾子既已知之矣,是果何谓而然哉?谓之玩物丧志,尚犹以为不可欤?
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合心与理而为一,则凡区区前之所云,与朱子晚年之论,皆可以不言而喻矣。
① “其或”句:见《论语·雍也》,原文“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即物穷理”出自朱熹《大学章句》补《格物致知传》,原文“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意思是在事事物物本身上求其理,所有事情都是求于心外的,这就把心和理分成两件事情。
就拿为父母尽孝这件事情来说,孝的理究竟是在我的心中,还是在父母的身上呢?如果在父母身上,父母去世了,我心中孝的理岂不就没有了吗?
打个比方,你走在路上,突然看到有个小孩子要掉进井里了,你肯定会心生恻隐,马上跑过去拦住,避免孩子掉下去。这不是因为你想要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也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更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去做的。那么这个恻隐之心是在你心里,还是在这小孩身上呢?如果是在小孩身上,他掉到井里之后,你的恻隐之心应该马上就没有了。实际上,如果你跑慢了几步,小孩真掉到井里了,你的心里肯定会很内疚的。
阳明先生总结说,综上所例,万事万物的理都无法脱离心而存在,理向内求才是指向根本,向外求就是本末倒置了。
把“心”和“理”分开,是告子“义在外”的说法。告子认为“仁在内,义在外”。孟子反对这种说法,内外本来是一体的,割裂开来,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比如一辆汽车,指的是一个整体。如果分开说车灯、车轮、连杆、曲轴等等,就是一地零件了,哪还有什么汽车?
如果人关注的事情全在外面,而忽视内心的修养,就会内外脱节,涉猎的东西越多,博览的东西很多,心越是没根的。追逐外物荒废内心,不就是“玩物丧志”吗?
再比如玩游戏这个事情,有的人玩游戏的时候能存养本心,时时刻刻知道孰轻孰重,不耽误正事,就是放松娱乐一下。有的人则通宵达旦废寝忘食地玩游戏,其他事情全扔一边,这显然不是玩游戏,而是被游戏玩。这难道不是“玩物丧志”吗?
应对的任何事物都有一个重要性排名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根本就不存在没时间或者没精力等等的事情,根本原因只是重要性排名问题。只要心里觉得这事情非常非常重要,必须第一位的,所有时间和资源都会为此倾斜。阳明先生讲的“玩物丧志”,不是说只关注内心,外边事情就不做了,而是说心里存的事情也有个排名问题,在所有事情中,“良知”必须做老大的位置。如果不是,就是“玩物丧志”了。
阳明先生说,我说的“致知格物”,是把“良知”放在各种事物之上。这样,各种事物都能得顺应天理而行。天理落在心之本体上,就是良知。把心中的良知延伸到事事物物之上,就是事事物物的理。推致心中的良知,即是致知。事事物物都得到理,即是格物。这就是把心与理合而为一。
前面说的这些,和《朱子晚年定论》中所说的,不言而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