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对当代同龄人写作的时代背景挺悲观的,我自己在上海生活六七年,所以我特别能明白和理解一些同龄的年轻人,对富有的、充实的,看上去很快乐的都市生活的向往,尤其是对中产阶级的对精英阶层生活的崇拜。这种对好的生活的向往其实并不可悲,因为生存是生活的基准,美好的希望也是我们继续努力的动力。但是这种所谓对精致生活过度的向往,就会渐渐的让我们开始对那些远处的、底层的、无助的、但是真实又响亮的声音置之不理。有时候甚至“向上看”这个动作本身就在加剧不同阶层的一个矛盾,也是在消灭现在不同群体和圈子之间的同理心。
同理心,在这个时代太难得了,尤其是像网络这种谁呼声更高,谁就是赢家的地方。其实会“向下看”,向周围看,就需要特别强的同理心。所以在城市生活这么久,我越来越觉得其实“城市无故事”,尤其是中国越来越趋同化的城市建设。你能感受到城市里挤满了很多积极向上的年轻人,但这些年轻人的愿望其实和中国的城市化很像,那就是趋于相同。所以我觉得其实学会“向下看”是当代我们这些年轻人和同龄人们都特别特别缺乏的一个动作。
——其实我同样会感到很悲哀,因为即使在现代化的今天,人们仍未破处根深蒂固的阶层观念,向下看,向底层看,能说出这一点的人已经将自己的位置摆在了中产阶级以上的阶层里,这个时候,我很难说出在这个位置上的你我真的能够站在底层的角度,理解他们。甚至这个时候的同情都是带有居高而下的审视。我想成长所带给我的就是逐渐认清了自己的位子,以及难以突破自己阶层的无力吧。
我还是非常非常非常喜欢做计划,哪怕到头来只完成了一半,但是有计划指导的生活里完成的事情,总归要比你浑浑噩噩 毫无目的 就是横冲直撞 最后什么都没有做成 要更有行动性。
我就是喜欢看描写残酷现实,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职业,不同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之下,不同群体的故事,哪怕是带学术性质的这种社会学的研究。因为我觉得苦难和坎坷才是生活的本质,而那些虚假的或者肤浅的美好,我们生活里已经有太多的替代品了:你可以去打游戏,你可以去追星,你可以去和朋友喝奶茶吃火锅,这些快乐都是不难获得的。所以我不想在文学这样一个宏大又严肃的载体里再去咀嚼一遍。关于善与恶,尤其是恶的关注,其实之前也聊过很多次。尤其是我自己喜欢的作家,尤其是一些俄罗斯作家,他们身上也普遍都有对人性之恶,还有残酷的历史事件格外关注的这个特质,但是他们对痛苦和丑陋这些刻意的追求,其实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提醒世界时刻记住真相,幸福和善良的来之不易,并且让我们更加珍惜这些特质。所以我不想再为了实现什么缺乏什么而刻意去获得什么去读什么,我读只是因为我想读,我想多喜欢的,我感兴趣的。
写东西就更明显了,我发现我都很难完整的去一次性地把我想说的事情写完,不管是用笔写还是用电子版的日记,很多时候写着写着感觉就被其他东西给吸引我注意力了,然后就没有结尾了。而且很多书籍即便是我读完,加了很多标签和随手写的想法,到头来也很少就是去完整地回过头去消化和总结了。其实阅读和写作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只要你有认真对待他们,他们就会回报你以足够大的吸引力,让你觉得其实一些网络的刺激性的碎片化东西不再那么有魅力,也不值得自己花那么多时间去沉浸。硕士阶段在英国的一些学术训练,也有让我学到很多对个人阅读写作非常有帮助的方法。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就是学会一边读一边记。
其实它具体来说就是你读的每一个原创的理论文献和观点,但凡要在你的写作中用到的话,就必须要标明它的来源,页码,作者,所以在阅读过程中就必须要勤记录,勤总结,这样你去写的时候才能更好的就是找到这个观点或者理论的来源。然后后来我有尝试把它用到个人化的,非学术性质这个阅读里。
在看书的时候就直接用笔记本或者是电子笔记去标明这个页码,观点,还有你的个人的感受,这样读完一本书之后也不需要再回头去消化,因为阅读的过程就已经做好记录,写好反思。但他也重新让我感受到了阅读中勤动笔的力量。很多时候其实活的比时代潮流,稍微退后那么一步,并不是什么坏事。不要畏惧自己没有共同话题而融入不了圈子,或者是社交,因为有很多圈子或者是社交并没有那么值得你去融入。我觉得时间应该去留给那些更有力量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