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六,我跟崽崽说好了我们今天哪也不去,在家陪他玩。
但是,早上起床回复一下公众号留言,回复几封邮件,刷一刷微信,去写作群里爬爬楼,读了几篇大号的文章,再和家人朋友闲聊几句,2个小时就过去了。
最可怕的还是追小说。原本想好只是看一章,但是,小说设计得多迷人啊,一章又一章,每一章的结尾都让人欲罢不能......
已经自己独自玩了好久的崽崽,开心地跑过来说,“妈妈,快12点了,你忙完了吗?陪我玩一会儿吧”。
我说,妈妈一堆事情没做呢,你自己先玩一会儿,好不好?
平时那个很能自娱自乐的崽崽,忽然闷闷不乐,站在那里一句话不说,也不肯离开。
我想了想,可能是因为我陪他太少了。
我心怀愧疚地放下手机去陪他下五子棋,心里却在想着自己没做完的事,时不时想去瞄一眼手机。不知道为什么,内心感觉焦虑不安。
每次轮到我时,都要问他刚刚下的哪颗棋。崽崽撇撇嘴,皱着眉头看了我一眼,说,你不想玩就算了吧。
孩子是很敏感的,我有没有用心陪伴,他其实都感受得到。
你的心如果和他在一个频道,他感觉被关注,被重视,被爱,那么即使你之后离开,他也一定会放开你。
因为陪玩不仅仅是陪和玩,更重要的是父母和孩子的情感联结。
儿童心理咨询专家斯坦利·格林斯潘说,依附感不是“待在一起就行了”,而是需要“从与他人的互动中得到精神满足”。
亲子游戏,不光是身体跟孩子“在一起”,而是让孩子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为他提供内心深处最需要的安全感、联接感和依附感。
我叹了口气,把手机调成静音,放回卧室。
2.
昨天收到芬芬发的语音,一贯柔声细语脾气好得不得了的她,居然把孩子狠狠地骂了一顿。
原来,她一向只爱看书学习的乖乖女儿,最近竟然迷上了一款爆红的网络游戏。
芬芬说,孩子现在一坐在电脑桌前,就跟着了魔一样,怎么都拉不开。
今天终于把自己激怒了,她忍不住狠狠地骂了女儿一顿。
一边生气一边怒吼:“你TM耳朵聋了是吧,叫你吃饭十几遍,都不答应一声。”
没想到,女儿却哭着反驳:“你凭什么骂我?你自己玩手机的时候,我叫你十几、二十遍,你也从来不理我!”
本来还在气头上的芬芬,一听到这话,抬起的巴掌,突然就停住了……
晚上带儿子去芬芬家玩。问她女儿,上次给她带的几本书有没有看完。孩子说,还没有。
我问她,是不是不喜欢这种科幻故事?孩子回答:“不是,我喜欢看。可是里面有好多单词不认识,看不懂。”
“你爸妈没有读给你听吗?”
“他们回家老是玩手机,不给我讲,就让我自己看……” 孩子突然神情黯然,一脸委屈地说。
孩子的话让我听得心疼。
《游戏力》的作者劳伦斯·科恩说:“电子屏幕能提供不少有用的东西:娱乐、信息、游戏,但是,它们做不了鬼脸,不能拥抱,更不能提供人类在内心深处所最需要的安全感。
电视和电脑永远都不可能满足孩子的这个需求,不管它们的互动技术进入到何种程度。”
我们不陪伴孩子玩,却总是抱怨孩子天天在家玩电脑;
我们不给孩子讲故事,却总埋怨孩子为什么不喜欢阅读;
我们自己不看书,却总是批评孩子不热爱学习……
3.
每个放不下手机的父母身边,可能都有一个活在孤独寂寞中的孩子。
武志红说:“对幼儿来讲,孤独会让他们活着没意思;对婴儿来说,孤独就等于时刻让他们处于地狱中,他们会觉得魔鬼在身边出没。”
低等的陪伴是用“身”陪伴,给孩子“心”的孤独。
而高等的陪伴是用“心”陪,让孩子感受到被重视,体验到爱与安全。是你从心底放下手机,带着兴趣和热情和孩子在一起。
心理教授特诺芬尼表示:对于大脑飞速发育中的孩子,如果生存的环境缺少亲情互动和积极回应,孩子大脑关键部位的细胞可能因为缺乏刺激而停止发育,导致情感思维缺陷,终生不可修复。
手机带走的绝不只是我的时间,它带走的,更是孩子的未来。
我打算从今天开始,给自己设置1小时“无手机陪伴时间”。
在这个时间里,如果天气好,我就带崽崽到家附近散步,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活动活动筋骨。
如果天气不好,或者身体状况不佳,我就陪他堆积木陪他下棋陪他读书;或者什么都不做,只是在他疲倦的时候,挠挠他的胳肢窝,看他咯咯笑……
只有放下手机,让孩子看到你的脸,见到你脸上的情,只有在这样“深情并貌”的互动中,孩子才能感受亲子情感的流动。
当孩子充分感受到爱与尊重,意识到自己是不可或缺的,知道自己是受人欢迎的,孩子才有机会更准确地去练习理解他人的观点与感受。
手机可以陪你一辈子,孩子却只会陪你一阵子。
不要等到孩子长大离家的那天,才发现错过太多与孩子相亲相拥、相谈甚欢的幸福时光。
你会发现,当你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陪伴孩子的时候,他脸上的笑容会灿烂很多。
对于你来说,你的世界丰富多彩灿烂眩目;而对于小小的孩子来说,他们的世界,只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