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一生有四个重要的生命场:母亲的子宫、家庭、学校的教师和工作的职场。
孩子上六年级以后,更加关注自己的形象。
劝导孩子不要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缺陷。
不要当着外人的面谈论孩子的外表。
父母不要评价孩子的外表,而是要教孩子从小认可自己的长相。
父母要让孩子知道,他是独特的,他的一切都是组成他个性的一部分,不可替代。
让孩子自己做主买衣服,用有限的金钱实现对美的追求。
父母的年龄多是在四十岁左右,正好在事业爬坡的过程中,工作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许很难有机会细心周到地体会孩子心理上的变化。
谁管教孩子多,孩子和谁的冲突就多一些。
喜欢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事物。
升入六年级,孩子不仅在生理上有明显的变化,在心理上也有很大的发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喜欢提出问题并进行独立判断,不再像低年级时那样轻信别人的言论。由于受生活经历和身心发展的限制,他们对问题的观察和分析还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往往比较偏激和固执,容易以点盖面,钻牛角尖。
推荐一些人物传记给孩子阅读。
家族是孩子健康成长的营养源。
在一些传统的节日里,比如春节,父母带着孩子回老家和亲人团聚,一起参加节日特有的活动,会有独特的意义。
传承文化要有实际的行动。
女孩在作文中写道,因为有了老家,春节有了出行的方向,心灵有了安顿的地方。
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和故乡的联系。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口流动频繁,在城市长大的孩子与故乡亲人的联系和交往也渐渐稀少。
父母不妨静下心来想一想,是否愿意把自己现有的行为举止,思想情趣与道德观念等传承给孩子。
思考的目的是希望父母能够了解这样的道理:家庭对于孩子就像物理学上的磁场。孩子在这个环境中生活,耳濡目染,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家庭的影响。
确立家规就是确立一种价值观。
家规最好写下来,形成文字。
违反家规要承担后果,大人也不例外。
别让小升初变成孩子的童年恐慌。
毕业季,离别季。安抚孩子离别的伤感。
大部分孩子都会无限憧憬地走入初中生活的新天地。如果孩子感情细腻,对分离过于伤感,父母可以带孩子旅游散散心,同时告诉他,人生是一个漫长的旅途,有些人注定只能陪伴一程,而真正的好朋友,无论分开多远,心都会在一起。
告诉孩子解决问题的具体流程,而不是盲目地说没关系,一切都会好的。
家庭是否完整幸福,是由关系决定的。父母之间的关系是和谐融洽还是名存实亡,孩子是能用心感受到的。
不要把生活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
告诉孩子这个世界并不完美。
父母要用更客观的态度给孩子展现这个世界的现实。在面对灾难等事件时,父母应该真诚解答孩子的疑问和不解,相信这能带给他们力量和信任,并产生对和平的向往和期待。
关注孩子的情绪表达。
通过阅读灯手段获得内在力量。
抗逆力,指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等重大压力时的心理调适能力。
孩子也可以成为父母的老师。
玩电子游戏是孩子的一种社交需要。一般有三类动机:1社会动机,包括和同伴在一起的时候有共同话题。2情感动机,包括调节情绪,沉浸体验。3智力和表现动机,包括挑战和成就感,表现创造性,扮演不同角色以及发现和学习。父母要准确判断孩子的动机,理性对待,适当引导。
小学生运营微信公众号,自我学习的驱动力被无限激发。
今天的孩子已经很难因循父辈的成长轨迹。
孩子可以影响和教育父母。发现孩子的优点才能向孩子学习。一旦孩子上了大学,参加工作,父母就很少在外人面前讲自己孩子的缺点和不足了,谈及的往往是孩子的优点。为什么在孩子的成长阶段,父母不能发现孩子更多的优点呢?
多发现一个优点,就等于增加一个与孩子沟通的渠道。
当一个人只知道自己的缺点是什么,而不知发掘优点时,视网膜效应就会促使这个人发现他身边也有许多人拥有类似的缺点,进而使得他的人际关系无法改善,生活也不快乐。
关注优点才能改变缺点。
发现孩子隐藏的天赋。
父母和孩子有相似的缺点和不足的时候,要先从自己做起。
很多父母容易原谅自己的过失,却要求孩子有错必改,有错快改。这是家庭教育中的一个误区。
让孩子学会做计划。
培养孩子精确感知时间的能力。
做计划要尊重孩子的意见。
计划要详细可行。
开始实施计划时,不要期望过高。
提供一个支持性的环境和氛围,有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强化时间观念。请注意:这种强化必须是正面的积极的,要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增强他们的时间观念。
纠正孩子不守时的坏习惯,需要适当采取一些强制措施。
如果父母决定和孩子一起成长,就不要半途而废。
变声器注意保护嗓子。
对男孩来说,将包皮上翻,清洗阴茎,要像刷牙洗脸一样,是每天必须做的事情。
精索静脉曲张是小学高年级男生需要重视的另一种常见病。
父母是孩子最接近的人,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为依赖和信任的人,对于为成年孩子来说,情意浓浓的陪伴,胜过一切。
寄宿生活可能让孩子内心的困惑无处诉说。
独立生活能力也许得到培养,但情绪情感的发展受到阻碍。
初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第二反抗期。这一时期的孩子心理极不稳定,个性迅速发展,人格尚未定型,对外界事物的接受性很强,极易受不良习气的感染。
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让孩子寄宿。
孩子成长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护。
最好的寄宿学生也不能代替母亲。
孩子成长中会发生许多大大小小的事情,如果他天天能见到父母,那么他有什么问题,有什么想法,就可以及时被父母察觉,能和父母沟通,至少能在情感上得到及时的修复。不要指望孩子能把一个问题放一个星期,然后周末给你带回来,对一些具体的事他们往往过后就忘了。事情虽然忘了,但由事情引起的思想问题却会积攒起来,积攒得太多了,就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写给老师关于孩子的推荐信:1写孩子做过什么,2写亲子之间的交流,让老师对孩子的家庭状况有所了解。3父母对孩子的希望。一封推荐信能让老师迅速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体会父母对孩子的关切之情,并开启孩子中学生活的愉快篇章。
检查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孩子真正的起跑线是什么呢?并不是知识学习的早与晚,而是自我管理能力的高与低,包括时间管理的能力,自我控制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等。
学习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到底是作业太多,还是孩子动作太慢?答案往往是后者。那些在家挑灯夜战的学生,通常注意力不大集中,写作业时会习惯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吃东西,一会儿翻报纸,一会要喝水...建议父母从孩子六年级开始进行分时间段训练,把在家写作业当成在校晚自习,半小时或40分钟一节课,快速完成作业,之后才能喝水,上厕所。
调整心态。中学初始阶段不要太在意成绩,重点是调整心态,探索适合孩子的学习方式。
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爱好。爱好是孩子的自然选择,会开阔孩子的视野,培养孩子积极的人生态度。
传统教育一谈学习就是读书。实际上,行万里路也是一种学习。读书是借助别人的眼睛看世界,行路是用自己的眼睛,头脑和双手直接观看和感知这个世界。
利用小学毕业的假期,去行万里路,充分接触大自然,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吧!
系统地参观一些科技场馆。
学会看地图。远离电子屏幕。
独生子女,受长辈的呵护,有许多问题很难凸显出来。可是在学校和同龄人一起的时候,谁也不会刻意让着谁,彼此之间很容易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矛盾。在这样的情景中,老师更容易发现孩子身上一些家长看不到的问题。
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述,了解事实的真相。冷静对待老师对孩子的评价。
理性对待老师的教育方法。只相信自己孩子的话,不相信老师的话,会影响孩子的进步;只相信老师的话,不听孩子解释,不顾孩子的感受,会伤了孩子的心。
如果老师的教育方法存在问题,父母也不宜当着孩子的面发泄对老师的不满,而要淡化老师的批评方式,强化老师批评的目的。
引导男孩控制情绪,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充分了解沟通模式。
不喜欢老师,不等于就要不喜欢这门课。
父母要耐心听完孩子的倾诉,让孩子把话说完才能了解真相。当孩子对老师表达不满的时候,父母要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
有的父母在出现这样的情况时,就会采取给孩子换一个班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样的方式并不恰当。如果孩子轻易换班成功,以后遇到问题就会采用这种逃避方法了。
了解每个老师都有不同的教学风格。父母要帮助孩子调整心态,主动适应老师,避免偏执的心态。人的一生不可能遇到的全都是自己欣赏的人。
客观认识教师这份职业。
孩子最终成什么样的人取决于看不见的学习。主要是课外隐形的学习。包括社会观察,体验/游戏,能力培养,社区学习,自学等。
青春期实际上还很不成熟。同伴的轻视,老师几句尖锐的话都有可能引发孩子内心自我评价的失衡。此时,如果父母不能理解他,甚至误解他,打击他,就会让孩子感到生活失去了意义。
父母要了解尊重孩子,不要成为孩子身边的陌生人。
如果说孩子就像恐惧黑暗一样恐惧死亡,那么我们需要在黑暗中点亮一盏灯,告诉他们黑夜终将过去,光明终将来临。因为死亡,我们才更深切地知道生,更深切地知道爱。
他们不再担忧温饱问题,而是要求有更多的获得感和意义感。父母要帮助孩子明白活着的价值依据是什么,增强他们内心的安全感。
为孩子开启福流体验,找到生命的热情所在。
生命的每一种形式都值得尊重。
养蚕三年,体会生命的成长变化。和孩子一起动手养几盆花,感受植物的生命力。在大自然中散步游玩,见识各种植物。把身边常见的蔬菜制作成独特的盆栽。初期选用易于成活的植物。宠物对孩子来说是一种精神安慰。
孩子表面上惧怕的是考试,实际上是担心考砸了失去妈妈对自己的爱和信任。首先应该减轻孩子压力。增加和孩子交流的机会,这样,孩子的内心会感受到支持和温暖。引导孩子做到坦然接受。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有一个重要任务是帮助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比如让孩子对自己的情绪有说别,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情绪表达方式,提高孩子自我疏导与管理各种情绪的能力。
孩子的发展要看多种因素的合力。每个家庭和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都有其特殊性,所以无法给你一个确定的答案。如果一家三口能达成一致的意见,那是最理想的。如果不能的话,建议尊重孩子的想法。毕竟学习是他的事。
读懂说明书是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一种途径。
了解孩子的需求,注意从细节了解孩子的情绪,让孩子理解父母。
孩子到了青春期,逆反心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喜欢父母过多地照顾或干预而想要自己独立去实践。2许多事情的处理上,不大愿意更父母商量,而是自己决定。3对父母的话不再是言听计从,百依百顺,而是有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4对传统观念,县城结论和权威往往不迷信盲从,而是持批判的态度。
我不感谢你在百忙之中来参加家长会。你孩子在这里读书,你屈尊来一次也是应该的。参加一次家长会,有多少效果我不知道,但你不来,你永远不知道更别的父母在对教育认识上的差距有多大。
孩子学习好坏,你责任最大。学习成绩好,自然有好的原因,一般来说,最主要的是靠他自己,还有部分是父母的功劳。学习成绩差,也离不开基础不好,学习习惯不好,或者父母,老师没管好。同一个班的学生,总会有好的,有差的。对老师来说,这是正常的,好的差的都只是班里的一部分;对你们来说,这个好的或者差的就是你家庭的全部。
老师只能给出自己的教育建议。我没有资格来教育你,说应该怎么样或不应该怎么样。
父母的自身行为才最关键。父母对孩子成长的认识,决定了孩子的高度。你天天看电视,玩电脑,孩子在家里写作业估计也没多少心思;你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孩子对阅读也会比较感兴趣;你喜欢旅游,孩子也可能对户外活动感兴趣。
请主动与我多交流。我知道我的能力有限,无法给予你的孩子更多的关注,无法给每个学生同等的辅导,也无法让每个孩子取得好的成绩。你可以对我有意见,但系你有空找我多交流。
---------------------------------
为什么人到中年会经常陷入回忆,青葱岁月哭笑都是财富!因为人生走过巅峰,已经注定开始下坡,即使还有无数可能,也不可能岁月永驻。只有回忆青春那段仿佛可以时间停止的经历,才能看不到越来越近的终点。而学生时代不太可能回顾自己的八岁十岁十二岁?因为站在初高中分水岭再回头看小学都觉得自己太年幼无知,不堪回首,而明天,未来,充满无限可能,正是自己大展宏图的起点。但是,如果说有什么上帝可以让我再重新来一次的话,我一定是不愿意的,即使我可以重回98,富可敌国又怎么样呢?蝴蝶翅膀威力太大,你只是左转右转的一个差别,可能你的世界就完全不一样了,你的家庭绝对不可能是今时今日这些人!我们需要几无可能的微乎其微的几率才可以成为一家人,我怎么可能放弃现在都一切呢?
看了很多家庭教育,心理学方面的教育名著,包括多个版本的教材。最大的感触是,学业成绩对初中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大部分已经孩子还远远没到拼智力上限的阶段。大部分6A学生和职高学生的智力差别非常有限。那到底是什么影响孩子的学业成绩?学习习惯?学习兴趣?自我管理?所有这些倒推后发现都出自家庭教育的影响,至少是占绝对的主导因素。那么,家庭教育千丝万缕,错综复杂,这么几千年的难题怎么可能有好的捷径?但是有一条一定是可以确定的,家长言传身教给了更多的正面影响是可以更大概率的提高孩子成才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