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给的,你能懂得》
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就是给予,最美好的时光就在给予刹那,最好的修行莫过于给予。
因为在给予中,人能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找到心灵的归属和满足。所以人会给予,甚至狂热的给予。
忘了目的,忘了初衷,忘了审视,也忘了,别人是否愿意接受,又是否能够接受。
我们也许无私地倾尽所有,却发现对方不管不顾,依旧故我;我们心里有痛,可忽略了对方同样有难言之隐,难以明说。
繁杂的理论,艰深的术语。实话说这样照搬真的会剩下很多力气,也许自己在心底还暗自得意看起来形象很精明,颇有所谓的学者遗风。
但有没有想过,满怀着接受热情的家人们,满怀着求知之心的家人们,真的,接收到我们笼统的描述了吗?
起初也是摸索着走的,虽然不喜欢“朗读原文”,可有些自己都模模糊糊的概念只得借助谁也难看懂的术语。但是这样,只能换来无尽的沉默,善良的沉默。这样的学习不是在学理论,而是在背书,背下来了,忘了,毫无意义。
往往我们需要一段时间停住脚步,不太着急,安静的修复自己,然后元气十足的继续下去。走着走着,前方,柳暗花明。
换位思考,才能体察到别人的需要。在学习s中医的过程中,我们把自己当做听众,是不是最起码要先把自己讲明白?是不是起码要让自己先有兴趣?是不是最起码要自己能体悟到一些东西?
我的接受模式其实很小孩,不喜长篇大论,不喜死气沉沉,不喜毫无个性,对如此小孩的听众,能一脸高深的说教两个小时的“道一元论”、“唯物辩证法”、“时空连续场”等等等等,这样的效果只有一个——催眠。睡醒之后,还是毫无收获。
人类在探索或者说回归对世界本质的认识这条路上产生过三个关于世界的“一”的模式,创造或应说发现者分别为老子、黑格尔和爱因斯坦。距离太遥远我们就看不清轮廓,更别说交心。所以脑海中不如想象回到那个年代,勾勒一个场景。当他就在身边的时候,还有什么可不清楚的?
当我们这样去思考,这样去想象的时候,学术理论就会变的亲切,亲切的就像哲人在你身边刚刚吐字如莲。我享受这种恰意交谈的感觉,虽然心里还是会惴惴,家人们是不是同样接受这种方式的给予。
这个答案自然不好明说,但是,从几句感悟的字里行间,从情真意切的溢美之词,从初具兴趣的频频发问。一切就传达到了,一切就能感受到了。
我们一直想传达一份真诚,想让别人接受自己倾囊的热情。而却总是不重视接受者的感受。所以动作再激烈,也敲不开别人的心门。
所谓交心的表达,其实不过一句话的事:
我想给的,你能懂得。
学生:正果宝宝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