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Richard坐在明德中学的大礼堂里,孩子们人声鼎沸,洋溢着和青春有关的躁动,一阵一阵呼啸而过。和Richard一边闲聊起那时在课本里读过的她,一边猜想着她现在该是什么样子,毕竟是比共和国还长8岁的老人家。
礼堂的另一边传来了掌声的轰鸣,我们扭过头去看,校长扶着她走进来了,虽然因腰伤拄着拐杖,但仍然努力健步走着。坐定后,没有形式化的开场白,她直接拉开了今天讲学的话题“因为……所以……”,佛说因果,她也说因果,把生活中、历代诗词名篇中、各种小说寓言中的因果一一列出,细细讲出一个个因果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她从经典里读出的人生况味……还是那样以小见大的思辨,还是那样出其不意的感动,就是这么些年里,我一直读过的她。
因着她,学会敬畏春天里一团飞絮执意地传承;因着她,惦记着诗人不朽的失眠,小小年纪设计着自己梦想的语文课;因为她,初恋的自己敢大声宣告自己的爱情观;因着她,敢于期待走到地毯那一端的神圣,因着她,晓得珍惜步下红毯之后一鼎一镬里的恩情。因着她,即使失败,即使坎坷,也依然敢投入,敢付出,从不害怕受伤,因为“基督不同于世人的,岂不正在那双钉痕宛在的受伤手掌吗?”跟她一起耗尽力气泅渡过与千手万指的祖国母亲之间的大河,听她叙述过新科状元许仕林马踏杏花祭塔救母的酸楚深情,似乎跟着她,早已体验过少女,妻母,游子这许多角色的种种人生……
大厅里很嘈杂,她一路讲着,孩子们的回应寥寥。我想,有些人生的品味,想和人分享,总是难的,我们无法使人感同身受一场春雨带给我们的到底是寒意还是阳光的信号。好似我多次同Richard提过我喜欢她也没有说出个明确的理由来,只知道反复地强调她教会了我爱。年轻人因为年轻,除了课本,大概不会有耐心静静地读几篇宝岛作家的文章吧,我并不替她难过,心里反而暗暗得意,大概她也不知道,台下有一人如我,从小镇到城市,读着她的文字来拥抱世界,抄着她的句子慰藉自己。
正想着,有一个洪亮的声音传来,是提问环节的最后一问了,声音来自于一位老师:“晓风先生,你的文字伴随着我的整个青春,从初恋到失恋,从名落孙山到金榜提名,无数个日夜,我没有问题,只愿您身体长康……”我的心仿佛有个口子炸开来,炽热的感动汹涌而出,肆意疯长的时间苇荡中,原来有同样的人,读着和我同样的作者,怀着和我同样的心意,隐隐绰绰走过了青春岁月的丰富与荒凉。
讲座结束了,我懊恼于没把家里她的老版的书带来,买了新书在长长的队伍里等着签名,看到不少孩子拿着翻旧的书在前面叽叽喳喳说着话,突然觉得自己可笑了起来,之前竟然会觉得得意呢,窃喜自己以少数忠实读者的身份窥见她几十年来笔耕不辍传达的爱与美。哪里有我这样自大的读者呢?同时也深深的高兴着,十几年的时间,她陪着我从少女走到可为人妇、人母的年纪,体验过跌宕的爱情,拥有可贵的友情,她现在把同样的种子播撒在更年轻的比之当年的我更灵动青葱的孩子们心里,十几年后,又会收获一批怎样的她们呢?
如今逾古稀,近耄耋的哪里是她呢,她永远是那个在新婚的前夕,在深秋的大风中鼓起心帆给地毯那一端等待的爱人寄出独一份爱的箴言的女子啊!如那位老师所说:晓风,这真是生命里一场美丽的不期而遇!